第575章 为天下明志壮胆!
众所周知。
如今朝廷已经正式推行新政接近一年。
朝野上下对起于嘉靖朝,行于隆庆朝的新政,也习惯了称之为嘉隆新政。
在中枢内阁和各部司,也已经开始针对新政进行了各项具体的改变和落实。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吏治整顿。
而这一条也是内阁首辅高拱始终紧握在手中的权柄,不曾分润给内阁其他人半点。
接着就是以袁炜、赵贞吉为首的,开始清查天下田亩之事。
又有胡宗宪掌握的清查天下卫所兵丁、屯田、军械、钱粮等事务。
就连李春芳和高仪两人,也各有差事要做。
但是。
虽然内阁中枢和六部各司都围绕着嘉隆新政变得日益繁忙起来。
但嘉隆新政出了京,落在地方上,总是会因为种种原因变得无缘无故拖慢起来。
即便人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
可嘉隆新政接近一年,未曾见到实质性的改变,对于朝中那些支持新政的官员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这一点,谁都能看得清。
即便是出征半载,方才归京的严绍庭也能看见。
今日补全词文,一来是因为自己引出了这首词,二来是士林读书人的邀请。
但最重要的却是他希望能借这首词,激励人心,给那些支持新政的人补上这一口心气。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整首词虽然提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但无一句赞美之词,类举前朝君王,无非是为了最后一句的定论。
往事成孔,君王作古。
世间万物,且看今朝!
虽然一首词能不能激励人心,说起来有些玄幻。
但往往,新政之事或许就是差了这么一首词,差了这么一点未曾补全的心气。
也正因此,昌平书院外的广场上。
当严绍庭将全篇词文诵读而出,一时间万籁俱寂,可却又人人怦然心跳加速。
即便是一辈子皓首穷经的聂豹、王畿、钱德洪等老夫子,亦是眉头夹紧,深深的注视着一身洒脱尽显豪迈之情的严绍庭。
渐渐地。
老夫子们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亦是浮现笑意。
借景寓事,写人抒志。
这是很容易明白的事情。
而严绍庭这首词,同样的道理,一眼即可让人明其志向。
“好!”
如今俨然就是天下心学正统首揆的聂豹,不禁赞喝一声。
另一位在场的儒家老夫子亦是满脸赞许之色,不住的点头道:“今日少保一首词文,足可传唱千古,明志壮胆。而今我朝,当以少保最风流!”
风流。
在如今还不是后世那等片面的含义,其中包含了更多的要素。
而现场的那些士林学子们,这时候也慢慢的品悟着严绍庭补全的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意思。
无人不是满脸惊叹。
“是了是了!这是少保在向我等明志,也是在为我等壮胆呢!”
“如今朝中嘉隆新政日益,百官繁忙,然地方仍是民生哀哀,阻扰不断,朝中新党渐有疲惫之声,少保这首词足以补全心系天下的诸位贤达心中那口气。”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结尾之言,可谓是振聋发聩,过去我数次不中,但今日听少保补词,方觉自己读书之少,今日之后我必当拜入昌平书院,潜心学问,待来日高中入仕,做那今朝风流人物!”
“从今往后,我曹智圣便是新党门生!明年若是春闱不中,我亦回乡为嘉隆新政宣扬,动不了别处,我曹智圣却能将曹氏满门田产尽数查明,自告于官府!”
“曹兄高论!少保为天下计,曹兄以一家支持新政,我等自不能落于后,我今日便写信回家,若祖父、父亲与家中族老不愿面对革新,待我高中之日,便亲自以官身行文,查抄我族中一切田产!”
虽然广场上不是所有人都从一开始就支持嘉隆新政,但渐渐的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声支持新政新党。
望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严绍庭面带笑容。
这就是一首词的影响。
在脱离了快节奏的未来,在还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年代,就算是一首词,也能激励人心,也能影响一时。
王畿老夫子轻咳着走上前,一手杵着拐杖,一手颤巍巍的抓住严绍庭的手腕。
严绍庭寻眼看了过去。
只见王老夫子满脸红光,尽是笑容,看着自己不停的点着头。
“原本老夫还担心我等埋入黄土之下,先生学问便要中断,被伪学取代,被别有用心之人操弄。如今润物明志,传扬天下,老……老夫也可心安了……”
王畿握着严绍庭的那只手,紧紧的用力。
这位学于心学开派宗师门下的老人,满脸的释然和安心。
“我心学终于是在三代之下后继有人了!”
有王畿这位心学正统门人的肯定,瞬间周围人群再次安静下来。
聂豹、钱德洪等人却无不是点头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