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补词亦是补人心
在大明,尤其是在北京城,永远都不缺少八卦谈资。
朝中官员和那些正在备战明年春闱的举人们,自然是热衷于谈论这一次刚刚结束不久的征北大军凯旋而归,以及献俘大典,以及中原汉家皇帝再一次被异族尊为天可汗。
同时,人们也对严绍庭以不足三十之龄,便位列六部尚书,谈论颇多。
尤其是那些明年要参加春闱的举人们,更是尤为关切。
毕竟按照过往的规矩来说,凡春闱会试,主考官基本都会由礼部尚书担任。
在这种猜测中,没多久京中便已经有传言流出,朝中正在就明年春闱会试主考官一事,开始动议,而新晋的礼部尚书严绍庭赫然就在名单之中。
严绍庭二度再任春闱会试主考官,自然是清流旧党所不能容忍的。
朝中一时间针对春闱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又陷入到了争论之中。
支持者,自然是以规矩来说,礼部掌一过礼法教化,该部尚书自然是可以担任春闱会试主考官。
清流旧党们则以严绍庭刚统兵出征,一身杀伐之气为灭,而春闱会试却是儒家教化之功的彰显,怎可以兵戈杀气入主考官。
反正离着春闱会试还有小半年的光景。
朝中这样的争论,在皇帝和内阁没有亲自表态前,是不会停下来的。
而这些也不过是朝中的八卦而已。
民间更多的是期待着严绍庭能补全当日在文华殿里说出的那篇词文,呼声也在那些昌平书院学生和国子监监生们的推波助澜下,日益高涨。
以至于就连昌平近来接待的游客也明显增多。
虽然都是来看严绍庭到底什么时候补全那首词,但也相对的带动了昌平商业街和美食区的营业额上涨。
为此,乐的昌平治安司副司正肖俊鹏好几日都待在户房里算着账。
而在书院门口的广场上,则终日都聚集着无数来自各方的学子文人。
“请严少保补全词文!”
“汉赋、唐诗、宋词,自前朝两宋以来,夺天下词华,本朝试诗词不复前朝恢宏,如今严少保半篇词文,书尽天下豪迈,望严少保为天下士林学子计,补全此文,我等也好传唱天下九州。”
“请少保补词!”
“……”
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士林学子们,每日除了读书研究圣贤经文,便是最好这等士林儒雅之事了。
每一日,书院外这等呼声就从来没有停歇过。
而已经被扩建后的书院连带着书院山都囊括在内的严家别院中。
又是一日晌午。
严绍庭终于是不情不愿的在陆文燕的推搡下从温暖的被窝中爬了起来。
屋外阳光正好,懒洋洋的洒进屋内。
香肩细腻,温润如玉。
一方红巾遮掩浑圆,上袖鸳鸯戏水,寓意美满。
叮!
葱玉指头,点在了严绍庭的额头上。
陆文燕粉面娇羞,目中责备,发出能催人骨酥的骄哼声,低声催促:“这都几日了,您要是再与妾身厮混闺房,怕是言官们都要上疏弹劾您了。”
说话间,陆文燕拉起一角被褥,将肚兜和香肩一并遮住。
而后这位已经执掌整个严家内宅诰命,扭头侧目看向屋外:“您听听,就因为您在殿上那半篇词文,这些人整天喊个不停,您要是再不去给个交代,怕是这些人都要留在咱们昌平过年了。”
没了美色在前。
严绍庭哀嚎一声,而后愤愤不平的转头看向外面:“严虎,带人给本少保将书院外的统统打出昌平!”
屋外的严虎应了一声,却没有动静。
自家少保可以这么说,但自己真要是敢这么干,带人将书院外那些读书人棒打出昌平,那自己这条狗……虎命怕是不保。
陆文燕掩手低头,轻盈盈的像只黄鹂般笑个不停。
半响后。
她哭笑不得的推搡着严绍庭下床:“妾身想要自家夫君是个名震天下的大才子。”
说完后,这女人便两眼含水,满是春意的眨着双眼,眼巴巴的盯着严绍庭。
严绍庭莫名恼火,咿呀一声跳下床。
再让这女人看下去,自己怕是真的要忍不住白日造人了。
可他刚下床榻,却是哎呦一声,满脸吃疼,手掌也下意识的按在了后腰上。
陆文燕眼前一亮,立马松开原本遮掩着身子的被褥,更是双手向前撑住,露出那细腻丝滑的腰身和无遮的后背,眼里春意盎然。
“夫君……”
一声娇滴滴的轻唤。
严绍庭浑身一颤,整张脸都黑了下来。
“且看为夫平了这些酸儒秀才!”
说罢。
大明朝堂堂正二品的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便卷着衣物夺门而出。
哐当一声。
屋门合上。
一声笑声却从屋内传出。
严绍庭脸色愈发的黑了。
狗腿子严虎赶忙上前,满脸堆笑,却不等开口说话,严绍庭已经伸手搭在了他的肩上,另一只手则依旧是夹着衣物按在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