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计划委员会提申请,然后由州的计划委员会与部门对接,就拿可乐这事举例子,就是轻工业局。然后州轻工业局进行调研印证,向莫思科的轻工部递交报告,到了那边,就等着吧……”
宁卫东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任何事有正面就有反面,苏联发展到今天,进入鼎盛期之后,在综合实力上如日中天,难免有自满自负的情绪,再加上历史积淀不够,面对这种情况,没有经验借鉴,很难自我调整,在花团锦簇的盛世下面滋生出来的就是官僚作风,刻板僵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宁卫东灵机一动,今天说到这了,正好借这个由头说事。
“哗啦”一声,宁卫东从池子里出来,两人赤膊相对。
原本宁卫东打算待两天再跟谢廖沙说走s伏特加的事,但今天通过饮料说到了可乐,正好借这个由头切入。
宁卫东道:“你说,如果在远东有一个生产可乐的汽水厂,一年能卖出去多少?”
谢廖沙一愣,有些不明就里,不过他晚上喝了不少,脑子反应有点慢,脱口道:“那可多了。自从可乐出现在市面上,人们非常欢迎,只是产量有限,在市面上不好买。真要有厂子,有多少,卖多少。”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谢廖沙说,宁卫东心里也有数。
可乐这个东西,即使在后世再怎么攻撷,说它不健康,说它杀精子,各种负面新闻,却都撼动不了人们喝它的热情。
尤其是年轻人,不仅夏天喝,冬天也在喝。
这时谢廖沙说完,脑子有点反应过来。
人在喝多的时候,只是脑子反应慢,很少真的断片儿了,完全失去意识。
谢廖沙看向宁卫东:“兄弟,你这么问是有什么想法?”
宁卫东探头往前靠了靠:“我是说……你能不能搞到那个可乐的配方?”
谢廖沙皱眉,伸手拿起中间的汽水又喝了一大口,让自己的脑子清醒清醒:“什么意思?”
宁卫东道:“汽水厂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你这边程序麻烦,我这有现成的啊!我回去搞一个汽水厂,你出配方,我出厂子,咱哥俩合伙生产那个贝加尔可乐,整个远东不都是咱的市场……”
谢廖沙不由得愣住,瞬间就明白宁卫东的意思,这特么不就是走s么~
而且分工非常明确,配方不配方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宁卫东能出厂子,而他这边有市场。
其实主要还是宁卫东这边,国内的消费能力不行。
别说是可乐,就是普通汽水,在国内纵然此时生活水平比较高的东北,也没多少家庭舍得经常喝。
都是逢年过节,家里来且了,或者吃好的,才舍得买几瓶汽水喝。
相比而言,苏联这边的生活水平就高多了。
现在远东地区,苏联工人的工资大概一百到二百卢布,一瓶汽水大概十戈比,就是一毛钱。
相当于每月工资五六千,喝三块钱一瓶的可乐。
谢廖沙大脑飞速转动,计算这其中蕴含了多大利益。
一瓶可乐按一毛钱算,远东地区有三千万人口,如果一人喝一瓶,就是三百万卢布。
纯利润按20%计算,如果跟宁卫东平分,就是三十万卢布。
当然,不可能三千万人都喝可乐,但话说回来,一个人一月个也不可能只喝一瓶。
两边找补过来,这三十万卢布的利润差不多是一个月的。
要是一年下来……
想到这里,谢廖沙的呼吸也不由得沉重起来。
以他的出身,算是吃过见过,但他爸身为厂长,一个月工资也才八百多卢布。
他自己的工资还不到五百一个月。
虽然这些只是明面上的,他们家根本不指着工资过日子,可一个月几十万卢布的利润还是令他暗暗咋舌。
“咕噜”一声,咽了一口吐沫,谢廖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心里不断告诉自己,绝对没这么夸张。
可就算打个折扣,一个月十万卢布也够口儿了。
再打折扣,一个月五万,特么一个月三万也行啊!
谢廖沙不由得舔舔发干的嘴唇:“兄弟,咱可没开玩笑,这事儿当真?”
宁卫东一拍大腿:“你叫我兄弟,我能拿兄弟开玩笑吗?我跟你说,我大姨夫就是黑省农垦局的,跟你们这儿挨着,搞个汽水厂,太容易了。就算不重新搞,哪个市还没个汽水厂,直接拿过来用也行。现在的问题有两个……”
宁卫东伸出一根手指头:“第一,能不能搞到配方,我们那边完全没生产过可乐,没有配方,肯定抓瞎,而且咱们生产跟原版的可乐口味相差太大也容易出问题。”
谢廖沙抿了抿唇道:“这个你放心,我有个同学在轻工部,我想办法弄来。”
宁卫东点头,这个他不担心,以谢廖沙的能量,如果连这个都搞不定就别玩了。
继续道:“第二,就是产品运输,我这边我能解决,你这边……”
谢廖沙皱起眉头。
实际上这才是关键。
谢廖沙蓦的反应过来,宁卫东竟然自信满满说,可以搞定自己那边的问题,这不由得让他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