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冰封数十年后的情感的火山喷发,冲击着她的内心,但她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即便文章并未写女树的哭泣,什么都没有写,只是写了她手足无措的画面,但这种含蓄,隐晦的描写恰好符合了东方人的性格底层逻辑。
张光年只觉自己这颗苍老的心都跟着狠狠触动了下,“呼……虽然到了我这个年纪,不会轻易落下眼泪,太过强烈的痛苦与悲伤只是造成一时的情绪波动。
但《情书这种淡淡的哀伤,擦肩而过的遗憾,一切顺其自然,就像一条山涧中静静流淌的溪水,细细绵长的情愫揪动人心。
从艺术角度上看,更加高明。”
窗外昏暗的日光将云层烧的通红,玫瑰色的红霞在天边挂着,远处传来燕子的低鸣。
茶几上的茶水已然渐深了,冰凉一片。
这篇小说看完后,他的心情只有一片平静与惆怅,这是一种美好逝去,却又无可奈的感觉。
张光年轻轻抚摸着手中粗糙的纸张和蓝色的笔迹,他仔细看着这张有些干枯的稿子,上方似乎有着一些打湿后干涸造成的纸张褶皱。
什么爱情,什么国刊的荣誉和地位,什么批判在此刻他都抛之脑后。
他脑中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刊登!
只有触动人心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只有人民群众喜欢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好小子!果真是个真才子,都说才子配佳人,我是更好奇那位刘晓莉同志了!”
张光拿起稿子,猛然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推开门,外面天色有些暗了。
张光年心中有些急迫的寻找着程开颜的身影,最终来到编辑部的办公室,看到了正在看书的程开颜:“开颜开颜!别看了,你的稿子通过了!”“什么?!!!”
办公室的人纷纷惊讶的喊出声来,满眼的不可置信和震惊。
那篇爱情小说居然真的通过了?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经过一下午的时间发酵,大家都知道他们人民文学来了一篇爱情小说,甚至隔壁当代,还有人文社的人也有不少人都知道了。
大家之所以到了下班的时间点,还没有离开,就是想看看这部小说到底能不能过稿。
爱情题材,自从嗡嗡嗡之后在国内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即便是现在改开之后,也没有多少人写。
当前文坛流行的作品,好像不批判点什么就不舒服,不尖锐的,不血淋淋的撕开现实,就不是伟大的作品一样。
这是时代造成的,现在就是允许他们批判,允许他们揭露。
这也导致了很多这时期的作家有这种倾向,被时代的风格牵着鼻子走,就比如一个鲜明的例子莫言,余桦。
可以说程开颜的这部爱情小说《情书要是刊登在人民文学上,必然引起极大的关注。
这是每个编辑心知肚明的事情,编辑们既担心出现问题,又期待着这篇小说能够通过主编张光年的审核。
但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编辑们也都从崔道怡口中得知了,这篇爱情要是想刊登在人民文学上,那就必须要有远远超过刊登标准的质量和文学性。
这一点就特别难了,本身人民文学的质量要求就极高,由于是月刊,一次刊登的小说大概在十几部小说左右,一年才不到一百部作品。
有时候没有好的作品,甚至还会延期发行。
登上人民文学,就等同于成为了出名的大作家,还有很大的机会获得当年的全国短篇小说奖,这可是当前国内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了。
这就直接导致了人民文学极高的含金量!
就在一众编辑们惊讶于程开颜这篇爱情小说通过审核的同时,崔道怡猛地站起身来,不可思议的问道:“真的?主编你确定了?可我们都还没看过呢!”
“这篇稿子通过了我这边的审核,我相信这样好的作品,你们看过之后也会同意我的决定的。”
张光年沉声道,虽然在人民文学他可以做到一言堂,但三审三校这个制度他自然不会破坏。
这篇稿子只是通过了他这个主编的审核,接下来就是他们这些编辑,副主编来审核。
最难的主编这一关都通过了,其他编辑自然不成问题,更何况这篇小说的质量如此之高。
张光年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刊登不成问题。
“那就好,究竟是个什么故事?刚才我们问小程,他硬是不说,说什么剧透的话等看到书之后就没有那种惊艳的期待感了!”
王蒙这时候目光灼灼的看着张光年,兴致勃勃的问道。
下午几人带着程开颜在人文社这四栋楼里上上下下,走了个遍,也正是如此人民文学来了篇爱情的消息不胫而走。
搞得大家心里都很期待,期待这篇小说能否刊登。
更期待这篇小说到底写了个什么样的内容。
“咳咳,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不过可以给你们透个底,小说叙事的方式另辟蹊径,文字清新淡雅,用极为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好且哀而不伤的爱情故事,虽然文字朴实平淡,但非常打动人心,特别是上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