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的性格。
不过赵如意非要让他说一个,他索性就随便猜一下。
赵如意道:“什么呀~是安致远,就香江来那个,前阵子找咱那人,还想送你房子。”
宁卫东心头一动,蓦的想起刚才跟安致诚见面,对方还提醒他安致远最近找了新下家。
当时宁卫东还思忖,回头找人看看,究竟是什么。
没想到赵如意晚上就带来了消息,安致远竟然跟唐婉宁凑到一起了。
这倒是着实让宁卫东没想到。
……
与此同时,在一家涉外招待所的套房内。
安致远跟安致诚两人隔着茶几对坐。
外面都在盛传,安家二房与三房不对付,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但此时他们两个堂兄弟却没看出不和。
安致远正在泡茶,是南方喜爱的工夫茶。
经过一番工序,安致远给两个比拇指大不多少的茶杯倒了两杯。
安致诚客气的用手指头在桌面敲了三下。
安致远则端起茶杯,顶着热气浅浅喝了一口,问道:“老三,今天跟宁卫东见面感觉如何?”
虽然明着说是二房三房,但实际上安家并没有分家,在他们这一辈的男丁中安致诚排行老三,安致远则是老大。
原本长房这边,安宁还有一个亲哥,却早早因病死了。
安致诚道:“一个很厉害的人,虽然年纪轻轻,没怎么上过学,但知识面非常广,非常难缠。”
安致远笑了笑,几乎跟他对宁卫东的评价一模一样。
他在跟宁卫东接触之前,和安致诚一样觉着宁卫东应该是一个大老粗,说是初中毕业,但实际上也就是小学的文化水平。
这也是当时决定停止高k的一个因素。
因为在建国最初的十几年,能考上大学的几乎都是原先家庭成分不太好的。
而这个才是最要命的。
要知道,当年白娘子的儿子考中了状元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然而,在接触之后,宁卫东表现出来的谈吐,知识面,看待事物的角度,都让自诩见多识广的安家兄弟吃了一惊。
安致远又问道:“他提出的在汉东省建厂,你怎么看?”
刚才安致诚回来已经跟他说了宁卫东的计划。
安致诚又喝了一口茶:“我怎么看重要吗?现实的情况是,只要我们安家想在内地分一杯羹,就得按照他的说法来做,否则……有句话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大哥不会不记得吧~”
安致远嘴角紧绷,随即叹一口气:“是啊~自古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
这个话题点到为止,安致诚问道:“你今天跟那位唐小姐见面如何?”
安致远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差远了~”
安致诚明白,他指的是唐婉宁跟宁卫东比,问道:“怎么讲?”
安致远道:“女流之辈,只盯着眼前,要是没宁卫东比着,倒也算中规中矩,但就怕人比人。”
安致诚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安致远道:“先接触着,也让宁卫东知道,咱们不是非在他这棵树上吊死。”
安致诚皱眉道:“恐怕没什么用,宁卫东不会吃这套。而且万一让唐婉宁知道,我们利用她……孔夫子可说了,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安致远不以为然道:“怎么就利用了,最后只要我们把事情落实了不就得了。唐婉宁有个三叔,在山海关外边,有个地方叫锦西,到时候我们跟宁卫东合作,分出一些送到北边,她还能说什么。”
安致诚潜意识觉着安致远这样做有些太轻慢了,有些事唐婉宁不懂,但唐家大人呢~
如果因为这个,对他们安家产生成见怎么办?
只不过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两人终究只是堂兄弟不是一母同胞,虽然安家二房三房不合,是家里故意散出去的烟雾弹。
但在实际上,两房之间的确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别说安家这么大一家子,林林种种加一起好几十人,就算亲兄弟因为家产反目成仇,喊打喊杀又何其多。
安致远又把话题拉回到宁卫东身上:“那明天我就回去了,跟家里敲定了,你在这边听信儿。”
……
与此同时,宁卫东回到大杂院。
今天晚上,他依然跟赵如意一起回的赵家,跟赵父一起吃的饭,汇报了跟安致诚见面的情况。
同时正式提出,在赵立春任职的地方建组装工厂。
之前宁卫东并没有吐露这个细节,直至此时已经有了一些眉目,才提出来。
赵父听了也吃了一惊,没想到宁卫东年纪轻轻竟然思虑这么深。
宁卫东道:“如果只是简单的走s市场,我一定不会跟大哥沾边,大哥是咱家的根本,必须不能有污点。但建工厂完全没问题,如果一切顺利,最多两三年,工厂就会爆产量,到时候大哥应该可以扶正了。多了我不敢说,但年产二十万台电视机绝对没问题……”
赵父心算,二十万台电视机,产值就超一亿了。
听宁卫东的意思,这个工厂什么组装,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冰箱……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