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筱小说>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68章 大明朝最年轻的尚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8章 大明朝最年轻的尚书(2 / 3)

帝和皇上降旨,召戚继光、谭纶、俞大猷等善战悍将北上,用于北地九边,臣以为我天朝王师荡平北地关外,指日可待!”

饼。

自古有之。

大多数时候都是自上而下画饼。

但却也不是没有自下而上的画饼。

现在的严绍庭就是以臣子的身份,给大明的皇帝画出一张大大的饼。

朱载坖不禁喉头耸动了一下,吞咽着嘴里滋生出来的唾液。

严绍庭则是更近一步道:“而如今东海之外,此前岁有倭寇来犯,而今却已被诸良将平定,海域安宁,商贸无数,此处已不成气候。而我朝于南岭以南,自古便有官府之设。虽交趾等地,已在外多年,却并非人心尽失,待北地荡平,朝廷便可选拔善山林之战者南下,用兵以复交趾。终了,我中原便仅余西侧之敌,四川以西,甘肃以南,山高路远,今不宜治民,却可设军防备,以图困之。进而有北地平定,则河西走廊可开,兵进阳关以西。”

瀛楼上。

年轻的太子少保,正在为皇帝缓缓勾勒出一副宏伟疆域,描绘出一副万里山河尽归君王执掌的气象。

朱载坖的呼吸也渐渐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他虽然并非天资聪颖之人,却也并非愚钝之辈,严绍庭所说的话很容易推断真假对错。

中原首敌,历来就是九边之外的草原。

而只要大明平定了草原贼子,自然就有余力去经略南方。

朝廷也能将每年耗费在九边的海量钱粮物资,抽调出来,用于在别处经营。

至于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朱载坖的目光平静却又不平静的注视着严绍庭,他相信这个年轻人说的。

因为流失在外百余年的河套,正是他带兵收回的。

而严绍庭的声音却再一次响起,充满了魔力和诱惑力。

“皇上。”

“待那时,王师荡平北地,收复交趾,控扼吐蕃,重开西域,陛下君王之名,必当威加海内外,天可汗之名,亦将重归我中原汉家君王之身。”

“陛下,便是我中原八百年后,第一个被诸夷番邦尊为天可汗之大明皇帝!”

话音落地。

一切归于平静。

楼上,夜风中。

只有大明皇帝和太子少保的呼吸声。

一急一缓。

一重一轻。

“好!”

“说得好!”

半响后。

一声惊叹,从皇帝的嘴里迸发而出。

……

翌日。整个北京城是在连绵不绝的鞭炮声中苏醒过来的。

当天色渐渐放亮。

北京城里晚起的百姓们推门而出,便见家门外的大街小巷已经是被鞭炮散发出的浓浓硝烟包裹住了。

鼓乐不断,从四面八方而来。

今天的京师,一片热闹喜悦。

早早的。

朝廷上至内阁,下至六部五寺各部司衙门官员,便早早的等候在了永定门外。

礼部的官员们,更是忙的脚不沾地。

按照内阁、司礼监以及礼部议定的流程。

加上皇帝昨日发下的旨意。

今日征北大军班师回朝,凯旋而归。

皇帝特加旨意,大军自永定门入城,各部司官员引导征北大军将领于天坛和山川坛祭祀天地。

而后三军将士归营,待朝廷发下赏赐。

军中将领则继续沿着永定门大街和正阳门大街,由南向北,入正阳门,进大明门,最后行至承天门后、端门前。

皇帝会带领征北大军各营主将,祭祀西侧社稷坛,而后带领征北大将军,祭祀太庙。

最后的最后。

才是各路人马齐聚皇极殿前。

而征北大军所俘的蒙古各部头人,也将会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上被献出。

一整套流程,几乎是安排到每一刻钟。

然而。

当京中官员们依着定下的时辰,在永定门外已经能看到凯旋而归的征北大军,看到那些走在队伍前头的将领们时,却是脸色微变。

高拱几乎是踮着脚,举目看向不断靠近过来的大军。

而在他身边的高仪则是眯着眼轻咦了一声:“这……怎么不见严少保的身影?”

按照规矩。

等下祭祀天坛和山川坛的时候,需要严绍庭献上河套和阴山以北的泥土,寓意故土已归。

可现在竟然是不见人!

随着大军越来越近,已经近到眼前。

当高拱等人看到那满脸尴尬的王崇古后,终于确定了一件事。

征北大将军、新晋的太子少保严绍庭。

不见了!

不等高拱等人开口,也不等王崇古搜肠刮肚想要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和解释。

一道马蹄声已经从众人身后赶出永定门。

众人回眸。

是宫里的传旨太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龙虎大将军严鹄,骁勇善战,忠良憨厚,纯性天真,封武川伯,掌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不见严绍庭的踪影,已经是让众人措手不及。

当皇帝的旨意传达完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