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东南和那帮穷酸得穿不起甲的倭贼打杀了这么多年,往后让你们去试试关外那帮马背上长大的蒙古贼子,你就说是想让不熟的人带着你们上阵,还是让自家兄弟带你们一起出关杀敌?”
张元功忽的眼前一亮,而双眼闪亮的斜觎着严绍庭。
半响后。
他才有些不确定道:“朝廷定下来了?是你带着我们出关杀蒙古狼崽子?”
严绍庭学着张元功方才的样子,哼哼了两声:“军机大事,国朝机密,也是你一个小小游击将军能探听的?”
张元功愣了一下,旋即反手将严绍庭推开。
而后他煞是凶狠的低声说道:“信不信到时候我冲着你背后捅一刀!”
严绍庭不甘示弱:“那本侍郎也只能忍痛挥泪斩你祭旗了。”
张元功彻底哑火了。
可也确信了一件事。
那就是严绍庭真的可能会带着他们出征关外,去和俺答部的人厮杀。
两人随后又是一番闲谈。
大多都是严绍庭询问张元功在戚继光麾下,和山字营在东南杀倭的事情。
五年光景过去。
张元功这位自打出生就有一个公爵继承的年轻人,也算是真的成长了起来。光是兵略,就已经远胜京中那帮无能的勋贵子弟了。
到了大营前。
严绍庭也按照规矩停下脚步。
夜营不入。
这是自古就有的规矩。
张元功则是冲着营中看了一眼,随后伸手一指:“戚帅来了,就在那边。”
顺着张元功手指方向看过去,严绍庭果然是看到灯火下,戚继光穿着战袍披着甲胄,隐隐约约走过来的身影。
“这么晚了,戚元敬还着甲?”
不等张元功开口解释。
戚继光已经带着人自营中走了出来,朗声一笑,随后拱手道:“严侍郎,末将在营中统兵,历来夜间不歇便不会卸甲。”
重文轻武,这是朝廷自土木之后就有的格局。
虽然两人如今同为正三品。
但严绍庭却是兵部侍郎,权柄和地位上自然是比戚继光这个纯粹的武将更高些。
严绍庭却摇摇头,拱手还礼:“戚帅言重,我朝有戚帅统兵治军,以身作则,想来山字营日后在九边之外,也定能战功无数。”
这算是两人开场之言了。
戚继光也只是笑而不语,环顾一眼左右。
已经有亲兵从营中搬来了几只木箱子。
大军开拔,从东南启程北上京师,自然不可能弄一套桌椅板凳之类的。
严绍庭也不见怪,随着戚继光就一屁股坐在箱子上。
陆绎和张元功对视一眼,分别带着各自的人散开在周围。
徐渭则是站在严绍庭身边。
他原本就是在浙江跟随时任浙直总督、浙江巡抚的胡宗宪做事,和戚继光也算是老熟人。
戚继光只是看了徐渭一眼,拱手做礼,便没有多说什么。
严绍庭看了一圈。
虽然现在已经夜深,而且还是地处京师腹地,可山字营仍然是安排了足够数量的官兵在夜间巡哨,不光是营中有人,就连营外也有不少官兵藏在隐秘处观察着黑夜里的一切。
光是从此处,便可见戚继光的治军本事。
严绍庭也顺势开口:“不以安然之地而松懈,戚帅治军统兵,可为军中翘楚。”
戚继光则是含笑摇头:“统兵治军,不过一营之事,军马胜仗,却要中枢诸公鼎力支持方可。”
严绍庭点点头,进而说道:“此番戚帅奉先帝旨意领兵入京,我欲上疏陛下,奏请戚帅升任五军都督府,入京营为总教头,助镇远侯整顿京营,操练兵马,以备来日大军开拔,征讨边外不臣。”
他算是开门见山的将目的说出来了。
戚继光则是目光一闪而过,随后说:“俺答部去岁十万大军南下,如今宾客转任兵部侍郎,又肩负协理京营戎政之职,想来是要先拿京营开刀,整饬淘汰老卒庸将,待粮草补足,兵械齐备,便要亲自领军出征关外吧。”
严绍庭当即拱手,面带笑容道:“戚帅英明,这京营之中,老卒需要淘汰,庸将自然也要清退。若有戚帅入营为总教头,操练京营兵马,则此事可成。待来日我等奏请皇上降旨,大军开拔出征,便可以山字营为中军,与京营互为表里,驱逐贼子,收复河套,光复山河故地!”
两人都是聪明人。
戚继光知道严绍庭用他的目的,严绍庭同样也知道戚继光的追求。
两人算是一拍即合。
戚继光则已经是转口笑着询问道:“听闻侍郎幼弟,如今亦是先帝钦点的龙虎大将军,昔年更有欲做万人敌之言。想来此番若侍郎亲率国朝大军出征,大将军恐怕是要自请随军上阵的。”
听到戚继光问起这茬。
严绍庭也是一时头大不已。
真要是自己请旨统率大军出征,小雀儿肯定会叫嚣着要一同随军上阵出关杀敌的。
他那支三千龙虎军,可是整个北京城内外最精锐的骑兵了。
就算是京营里的神枢营,也就是过去的三千营,这样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