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筱小说>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38章 严绍庭才是真的小阁老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8章 严绍庭才是真的小阁老了?(2 / 3)

虽然朝中几乎已经没有人能比严绍庭的官职更为显赫。

可今天皇帝一连串的封赏之中,却有那么一条最不起眼,却又最是突兀的一条,让众人眉头锁紧。

行走参知内阁。

这可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差事。

行走和参知两词都不是新造,自古便有相似官职差事。

可这两样加在一起,还是放在内阁,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这等同于是说,从今往后严绍庭依旧可以在内阁班房外当差做事,甚至还可以参与知晓内阁中的各项事务。

虽然没有如内阁大臣那样的决断之权,票拟中枢和地方各类奏疏的权力,但却也有了知情权。

在场不少人心中更是一时间变得五味杂陈起来。

有些人甚至觉得这事竟然变得好笑起来了。

过去严嵩是内阁首辅,执掌中枢,那时候严家风光无限,严世蕃也被称之为小阁老。

当然这是戏言,更多是对严世蕃的调侃。

可如今。

新帝给严绍庭那一连串的封赏之后,又加了一个行走参知内阁,这岂不是真正坐实了严绍庭才是当之无愧小阁老的名分了!

毕竟当初严世蕃被称之为小阁老,却没有行走参知内阁的权力。而如今严绍庭却得了这个差事名头,自然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小阁老了。

众人都被新帝这忽然而来的手笔弄得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朱载坖却只是瞧着木楞的众人,微微一笑。

自己就是想要给严绍庭一个在内阁的名分。

哪怕现在严绍庭年龄和经历还不足够让他直接入阁,但自己也算是为他铺了一条日后入阁的路了。可皇帝是这样想的。

但他面前的大臣们却不会这样想。

高拱当即皱眉说道:“陛下,严绍庭才能卓著,功劳颇多,陛下欲要重用他于中枢,臣等自当明晓圣意所系,亦不敢驳之。然而,国朝二百年来,历来祖宗之制从未有陛下今日所言行走参知内阁之职,若今用之于严绍庭,岂不是成其笑话?陛下欲要重用,其亦在京中,待再过经年,其岁渐长,其历再丰,陛下大可圣心独裁,使其直入内阁,机预诸事。”

首辅说了很多。

但总结起来却是很简短的一句话。

皇帝你急了。

就算想要重用严绍庭,也不是这么个急法,如此迫不及待的还要专门给对方弄一个所谓行走参知内阁的职事。

样子太难看了。

可朱载坖却罕见的没有听从眼前这位老师的劝说,而是面上含笑的摇头道:“元辅所言,朕岂不知?只是元辅说行走参知内阁不见于祖宗之制,可太祖高皇帝彼时,又岂有内阁之说?”

新帝的一句话。

身为首辅的高拱,彻底闭上了嘴。

请...您....收藏69书吧六//九//书//吧

高拱清楚,自己要是再说下去,恐怕内阁的存在都要被质疑是不是违背祖宗之制了。

对于高拱的沉默低头,朱载坖也只是微微一笑。

自己这位潜邸王府时的老师,虽然一心想要做事,革新天下,可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就算是他的学生,又怎可能会让他一家独大,在朝中独掌中枢。

而有严绍庭能在内阁行走参知,自己也能借此,安排一个人在内阁之中却又不是内阁之人,以此督促监察内阁。

朱载坖默默的品味着。

觉得或许先帝在世时,所做的平衡朝堂官员之举,大抵便是此类道理了。

而此间,就连高拱这位首辅都没法劝住皇帝,其他人直接就选择了闭口不言。

不过在严绍庭和严世蕃父子两被同日升官后,朱载坖也没有再继续提拔旁人,只是示意高拱可以继续议论内阁新员之事。

当然,严世蕃算是从那份颇有用心的名单中划出了。

其实整场廷议也只不过算是走一个过场。

就算很久之前先帝在世时,就驳斥过内阁选任,不依照推举名单上名字顺序来定。

但大多数时候,还是遵循着这一条潜规则。

今日推举名单上,胡宗宪排在第一位,紧接着就是礼部尚书高仪。

反倒是吏部尚书郭朴,才排在第三位。

这样的排序,一眼就能看出真正能入阁的人是谁。

毫无疑问。

也毫无波澜的。

胡宗宪和高仪两人,同日入阁。

胡宗宪加武英殿大学士,机预内阁,掌兵部事,算是一跃成了黑着脸的兵部尚书杨博的上官了。

高仪仍任礼部尚书加文渊阁大学士,机预内阁。

一番廷议,诸事既定。

有严家父子两人同日升官,珠玉在前,众人也没有多少喜悦,更有杨博这位落空内阁大位的人黑着脸心里沉甸甸的满是恼火。

随着廷议结束,众人便作揖告退。

出文华殿,高拱等人自然是径直返回内阁。

而如胡宗宪和高仪两人,虽然今日成功入阁,但他们还要各回本部交办差事,大概要到明日才会正式点卯内阁,当差做事。

也正因此。

一群红袍结群走出皇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