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军攻陷,进逼京师。
那么杨博这个兵部尚书只怕是要吃挂落的。
而胡宗宪虽然不掌兵部事,可要是九边出了大问题,朝廷势必要将钱粮倾向九边,到时候东南的战事自然会受到牵连。
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全局的问题。
“进。”
当杨博和胡宗宪两人各自忧愁的时候,吕芳已经在殿内出声召进。
不过是两个兵部尚书,吕芳自然不用如先前迎接内阁大臣们一样去到殿门处。
杨博和胡宗宪两人入内。
杨博最先开口:“皇上,臣闻宣边有急,如今正值秋防时刻。前番宣边便因俺答数路大军进犯,致使一路兵马冲入京畿。朝廷当时便下令整饬,总兵官马芳更是负罪入京述职,皇上宽仁,罚其戴罪回镇宣边。如今宣边又有急奏,朝廷该当降旨严斥马芳,命其严守边墙,不可使贼虏入得一人!”
他算是抢先开口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做出应对。
但是当杨博话音落地,殿内众人却是目光复杂的看向了他。
杨博神色一愣。
难道是自己说错了什么?
赵贞吉默默无声一叹,而后开口道:“今日虽是宣边来奏,却是言大同东路边墙之外,东阳河上游一带,有俺答贼军屯驻。”
杨博顿时脸色一紧。
他是兵部尚书,便是不用看图,脑袋里也有一张大明九边堪舆地形。
自己显然是说错话了!
但是瞬间,杨博却又心中顿生不安。
大同那边防守区域出现贼军屯驻,奏报却是宣府发来的,这里面的问题他又如何不明白。
一时间弄不清楚边墙情况。
杨博当即开口:“大同巡抚张志孝,总兵官孙吴,可有奏报?”
殿内寂静无声。
无人回答杨博的问题。
可杨博却是脸色肉眼可见的变白了几分。
高拱回头斜觎向杨博,冷哼一声:“九边起自国初,初为防备元人,供应朝廷北伐关外草原,驱逐元贼。后常设百余年,历来为朝廷防备蒙古各部南下。九边各镇,坐守边墙,各司其境,内安边地百姓,外御漠南贼子。各镇哨探、夜不收无数,每岁每月每旬皆要出关查探敌情,如今大同边外贼军屯驻,却有宣府来奏,而大同无闻,此乃何以?”
作为首辅。
高拱完全有资格说这话。
而下一秒。
高拱更是冷哼一声:“难道他们大同是要谋反吗!”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