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声。
他眨了眨眼,有些不太明白,二十七年的那场火,怎么忽然就变得开始阴谋论了起来。
周云逸却是接过徐渭的话头,开始解释起来:“嘉靖十八年,皇上南巡,驻跸卫辉行宫,亲遭祝融侵犯。这是二月二十八日夜的事情。然而前几日,也就是二十六日前,皇上驻跸过的河北赵州、临铭两处行宫,亦于二十六日上报惧生火灾。”
肖俊鹏不冷静了。
自己以前不过是小小胥吏一名,更不要说二十七年前自己还只是个孩子。
那时候具体的事情,自己又哪里知道。
徐渭这时候开口问道:“知道皇上当年定下南巡后,朝中又是什么反应吗?皇上又是如何处置的?”
肖俊鹏摇了摇头。
周云逸解释道:“是年春,皇上定南下之事。吏部尚书许赞等人上疏谏言,请止南幸,皇上留中不发。又有工部郎中岳伦上疏,惹得皇上大怒,命锦衣卫逮捕,革职为民永不录用。再有皇上起驾后,南京六科给事中杨雷等人联名上疏,请止南幸。南京十三道监察御史胡宾等人继而联名,上疏请止南幸。”
说完后,周云逸目光深邃的看了肖俊鹏一眼。
那眼神很是清楚。
现在你该懂了吧。
肖俊鹏不由的点了点头。
他是真的懂了。
当年哪里是皇帝简简单单的就为了南下安陆,合葬皇考之事。
这摆明了是冲着江南诸省去的。
也只有这个原因,皇帝才会在南下前,从朝中派遣大臣携带银两巡边犒赏。加强边备不过是个常理由头而已,真正是为了用银子稳住九边将士,避免皇帝南下查办江南诸省的时候,九边闹出乱子。
这个时候,肖俊鹏已经很自然的就描绘出了当年皇帝南下时,所遭遇的几场行宫失火的缘由了。
定然是这些朝堂官员在劝谏不成后,蓄意纵火。
前两场火灾是在皇帝离开驻跸行宫后发生的。
可能这就是为了让皇帝产生忧患意识,好借此逼着皇帝停止南下,返回京师。
但这些人的谋划失算了。
皇帝已经在数千兵马的护卫下,继续南下。
于是这一次,那些人不再掩饰了。
直接就在嘉靖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当皇帝驻跸卫辉行宫的时候,点燃了一把火。
或许他们是想让皇帝亲自感受一下祝融的威力,好逼着皇帝返回南京,又或者是他们想要……
肖俊鹏不敢往下想了。
他赶忙开口道:“所以当年,皇上定然是狠狠的处置了一批官员,不过定然也是借着卫辉行宫失火一事发落的!”
说完后,他就定定的注视着坐在对面的周云逸。
周云逸点了点头,认同了周云逸的推测。
“赵州及临铭行宫失火,皇上下令逮罪有司官员,夺知州范昕半年俸禄。”
“然而等发生卫辉行宫失火一事后,虽朝廷给出乃宫人遗烛所致。可皇上却勃然大怒,下河南道、卫辉府官员治罪,卫辉知府王耿等人枷锁加身,押于圣驾前开道,沿途游街示众,后发边关为民。”
“此事,河南巡抚右副都御史易瓒、巡按御史冯震、左布政使姚文清、按察使庞浩、左参政乐頀、佥事王格于事后,皆被镇抚司鞫送法司,三法司拟赎杖还职。皇上降谕,各司官员不恭王事,违幔废职,悉数罢黜为民。”
官署里,肖俊鹏连连眨眼。
赵州和临铭行宫失火,应当就是有人给皇帝的一个警告或者警醒。所以知州范昕只是被罚俸半年。
但等到了卫辉行宫,火灾就发生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鄋皇帝大怒,直接以枷锁加身、沿途游街示众这等方式狠狠的惩罚卫辉知府等人,再将其发配边关为民。
这已经是极重的惩罚了。
然而,行宫失火是发生在卫辉府的。
按理说知府都被这般处罚了,再往上的有司衙门官员,所要承担的责任自然是要小一些。
三法司给出的定罪和处罚也很明显说明了这一点。
何为赎杖还职。
这其实就是朝廷历来的一项惩罚犯错官员的方式而已。
用罚款的形式来抵罪,然后仍然担任原本的官职。
如果事情真是这么简单,这样的方式其实是很常见的。
但皇帝却偏偏不用三法司给出的办法,而是将几乎整个河南道三司官员统统罢黜为民。
这就显得处罚的太重了。
可偏偏就是如此,更让肖俊鹏觉得,二十七年前皇帝南下其实是借着给皇考合葬为由,去清查江南诸省这个可能性给坐实了。
那么回归到当下。
昨夜西苑那一把火,似乎就显得很符合逻辑了。
二十七年前年,皇帝南下欲要清查整饬江南,所以还没走到湖广,就在河南卫辉府遭遇大火。
这一次,同样是皇帝想要推行新政,为此罢免了一大批京中官员。所以西苑里,就突然失火,烧了一整夜。
这一切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毕竟这些事都是有经验的,甚至可以说上一句。
谁让现在的皇帝招火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