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筱小说>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484.第479章 倒徐最后一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4.第479章 倒徐最后一步(2 / 3)

第一个抨击海瑞的人。

连抨击之言这些人都已经想好了,给海瑞安得罪名也已经定下。

蔑视君上,欺君大罪!

然而。

下一刻。

吕芳嘴里又念完了一句:迩者徐阶罢黜,早年徐璠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

瞬间。

殿内气氛忽的一变。

人们顿时就将视线从海瑞身上,转移到了徐少师脸上。

不对劲!

事情开始不对劲了!

就算海瑞的奏疏前面满篇抨击皇帝和群臣的言论,可到了这里这份奏疏的意思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

当吕芳再读到:圣君在明,奸佞在朝,欺君罔上,混淆圣听。奸佞者松江华亭徐也,朝堂愤然慷慨,南民万言举告,圣君当除朝奸。

就算是当事人徐阶,也不得不佩服海瑞这份奏疏写的是妙不可言,但同样也不妨碍他整张脸黑如炭墨。

殿内百官再次哗然。

原本还准备抨击海瑞,好在皇帝面前得一个忠臣之名的官员们,彻底傻了眼。

现在海瑞是骂不得了。

不光是半点骂不得,今天在场的人还得要好好的感谢海瑞才行。

原本想要出言搭救海瑞却又不能出口的高拱,双眼瞪的老大,脸上写满了惊讶。

妙啊!

实在是妙啊!

原本他以为海瑞就是个执拗顽固不知变通之人。可今日听此奏疏。

这分明是最知道变通的人!

殿内也不由的安静了下来,一时间显得诡异无比。

现在的情况就是。

朝廷这些年很是困难,朝野内外都很辛苦,但这不是皇帝或者文武百官的问题,而是徐阶这个当下大明朝最大的奸佞之人导致的!

几乎是瞬间。

就在严讷刚要开口,抨击海瑞实在沽名卖直,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便已经抢先一步站起身,走到殿前。

“皇上,年前朝野内外,官民皆言松江之事,黎庶热议踊跃,言官挥笔成书,然而皇上虽有闻听却始终未有处置,皆留中不议。”

“今,有严阁老以八旬老躯,伏请新政,愿做盛世青石。朝堂之上当有鼎新革旧之举,文武百官盼陛下早有决断,今日海瑞奏疏之言,引得臣等惭愧。”

“臣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职掌宪台,科道言官之首,当以身作则,伏请皇上查办圣裁徐阶之事。”

随着欧阳必进开口附议。

瞬间,就是数十名六科言官出列,伏请圣裁准允。

虽然六科言官都品级不高,但因为其权利殊荣,也得以入座殿内。

当殿内以欧阳必进这位左都御史为首,一众科道言官和宪台御史们出列。

这事立马就变成了直接对徐阶的攻击。

吏部尚书郭朴更是直接朗声开口:“皇上,国朝有律法,朝堂有体统。明正典刑,刑名公允,方得国正,安定官民。今昔少师徐阶及其家,备受江南百姓举告议论其过,又有满朝言官御史劾其罪,皇上圣明之君,安能至今累月无有裁允,亦无招揽百官议论。国朝上下,亿兆黎庶皆为皇上之子民,当今皆盼君父早做裁断,伏请皇上圣裁公允。”

欧阳必进和科道言官御史们出声,还可以理解为是科道言官们的职责所在。

可是当郭朴这位吏部尚书开口,事情立马就变的更严重,到了必须要处理的地步了。

至于说郭朴为何敢当众有此一说。

盖是因为当初吏部尚书一职空出时,徐阶是倾向于李春芳而非自己。

也就有了后来,自己升任吏部尚书,李春芳入阁的事情。

这就是有过仇的。

郭尚书也算是以直报怨了。

无可厚非。

只不过当郭朴这位天官尚书出言附议,殿内瞬间就成了一边倒的压倒性局面。

几乎是九成九的官员,都在附议请求皇帝处理朝野官民弹劾徐阶和松江府华亭徐家的事情。

形势和局面如此。

身为当事人的徐阶,这时候也不得不站出来,跪在了殿前。

回想着刚刚殿内所发生的一切。

徐阶心中已经是无尽感叹,遥想数年之前,朝堂上有如此多人同时弹劾一人一家,那还是群臣倒严之时。

怀揣着感慨,徐阶跪在冰冷的地上,抬头望眼看向皇帝。

“圣君在上,罪臣伏乞。朝野同仁皆劾于臣,自当有臣之过。老臣不敢以残躯损圣君之名,更不敢尸位其上。今满殿忠言,皆罪在老臣之身,臣不敢伏请宽恕,惟愿圣君降责,臣散尽家资,还之于朝,奉之于民。”

没有说自己没做错,也没说希望皇帝宽恕。

徐阶很干脆的认下所有的弹劾之过,同时也表明愿意散尽家财。

如今这些都已经留不住了,尤其是徐阶回味着今夜先前在太液池畔,严嵩搞的那一出把戏。

很难说,这不是皇帝和严嵩合谋的事情。

严嵩身为首辅打头阵,当众提出新政,再有群臣附议,如此皇帝就能顺势而为准允推行新政了。

如果真是这样。

那么自己和徐家便是彻底保不住了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