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筱小说>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312.第309章 海刚峰抵达他热爱的京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2.第309章 海刚峰抵达他热爱的京师(2 / 3)

私情是私情。

自己绝不会因为私情,而徇私于公道。

不过自己终究是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京师。

这座大明朝的权力中心。

也能真正亲眼看一看,这座城里的那些所谓的衮衮诸公们,到底可否知晓当今天下是个什么样子。

终于。

海瑞睁开了双眼。

王超和马悍两人顿时肩头一颤,赶忙出声道:“海老爷?”

海瑞看向两人。

长久的相处,他对这两个世故却又有些淳朴的护卫,也多了几分感情。

海瑞笑着说道:“依旧未曾入城?”

两人点点头。

王超更是再一次掀开了车帘。

外面。

依旧是一片旷野,道路两侧皆是庄稼地。

马悍则是说道:“按照路程来说,该是入了城才对。但眼下瞧着,似乎是在向着西北方向过去。”

海瑞目光一动,面露笑容。

他已经知道目的地是哪里了。

马悍疑惑道:“海老爷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了?”

海瑞点点头,只是片刻思量后,他便开口说道:“等下到了地方,还要劳烦你二人和过去一样。”

他话尚未说完。王超就重重点头道:“海老爷放心,一看田地,二看百姓,三看米缸,一问老幼,二问学子,三问外乡。”

三看三问。

是海瑞带着王超、马悍离开苏州府督粮道署之后,一直在做的事情。

他们走了一路,也就看了一路问了一路。

海瑞面露笑容。

如果有可能的话,等这一次在京中见了张居正,即便是赔出去一个人情,若是有机会也要让两人继续留在自己身边。

只是自己到底家贫,无有余粮,更别说余钱了。

若是要养着这两个人,得是一笔不小的销。

胡乱的想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海瑞忽的开口道:“找一找这里可有笔墨,我要写道奏疏。”

王超和马悍两人对视一眼,眼里带着一丝紧张。

他们家海老爷只要是说写奏疏,那必然都是天大的事情。

哪怕就是一桩小事,都能在朝廷里掀起千层浪!

也不知道今天海老爷又要用他手中的笔,用他写好的奏疏,去搅动出怎样的风浪了。

但两人还是很快就在马车里找出了笔墨纸砚。

海瑞也不多言,由着两人研墨,自己便开始秉笔书写了起来。

而在昌平。

整个昌平最高点的夹山山顶。

去年这里建了一座凉亭,可以遍览整个昌平风景。

如今也成了各方游人最是热衷的地方。

只是今天。

山顶凉亭却是谢了客。

亭子里,只有严绍庭和徐渭两人并肩站立,眺望向东南方向。

此时盛夏已过。

又是一年即将走到头的时节。

昌平这边的庄稼地里,不少地块都已经是空荡荡的,等着过一段时日种下冬小麦。

还有另外一些,则是等着秋日到来才会有庄稼收成。

各处工厂的产能却在逐渐的释放出来,为昌平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收入,同时也为顺天府和京师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货物和商品。

而书院里的读书声,也早就被山下集市和美食街的喧闹覆盖。

不过大概是尊师重道的缘故。

书院虽然身处闹市,但不论是本地人还是游人,都默契的保持着与书院间隔十丈的距离。

其实不过是书院里的三位老夫子脾气太大。

加上某位山长,似乎是受到了三位老夫子的影响,在治学上的脾气也越来越大。

所以没人敢在学生上课的时候靠近书院罢了。

总之。

昌平现在就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严绍庭当初在京中夸下的海口,要让昌平百姓过上比京师百姓还要好的日子的话,已经没有人再提了。

因为哪怕现在昌平百姓的日子,过的还没有京师百姓的日子好。

但所有人都清楚。

昌平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徐渭看了一阵子早就看腻了的昌平,而后收回视线,看向身边的严绍庭。

他笑着说道:“宾客似乎也是第一次见那位海刚峰。”

严绍庭点点头:“即将是第一次。”

徐渭有些不解:“可是宾客很早,就对这个素未蒙面的海刚峰,推崇不已,甚至还屡屡出手助他。”

严绍庭从根本看不到马车的旷野上收回视线,侧目看向面露疑惑的徐文长。

“我非是助他。”

“助他,其实也是在助我。”

徐渭摇了摇头。

这个东家啊,什么都好。

就是总爱说这些让人稀里糊涂的话。

按照这位东家的意思。

这样的话。

统统可以归属一类。

骚话!

看到徐渭露出的鄙夷眼神。

严绍庭有些尴尬的笑笑,而后说道:“下面的人都准备好了?”

徐渭点点头:“一切都按照您说的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