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惊住了。
他万万没料到,曹丕会站出来力主放弃关中。
不光夏侯惇,在场众臣们也都吃了一惊,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曹丕。
大殿内,气氛凝重到近乎窒息,烛火摇曳,映照着所有人紧绷的面庞。
夏侯惇面色涨红,眼中满是激忿,他跨前一步,双手紧握成拳,厉声质问道:
“太子,你什么意思?”
那声音仿佛裹挟着滚滚惊雷,震得殿中空气都微微震颤。
曹丕的耳膜也是被震到嗡嗡作响,身形不由一抖。
“你想让你父皇,放弃阳平关,放弃了汉中,放弃了为你妙才叔父报仇雪恨?”
夏侯惇再次质问,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与愤怒。
夏侯渊的战死,于他而言,本就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他。
曹丕此刻的提议,在他看来,无疑是对他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夏侯渊不是别人啊,是你曹丕的叔父,从小看着你长大的。
现下他死了,你竟然能不为所动,狠心不为他报仇?
更何况,汉中可是大秦的国土,你身为太子,不想着守住大秦国土,却想要说放弃就放弃!
这是一个太子,一个好侄儿该做的事吗?
曹丕刚想开口。
夏侯惇不给他机会,紧接着又道:
“就算抛开为你妙才叔父报仇不说,若是汉中失陷,我秦岭天险就形同虚设,大耳贼数十万大军便可畅通无阻深入我蜀中腹地。”
“那时他大军挥师南下,直逼成都,我们如何抵挡?”
夏侯惇一边说着,一边来回踱步,目光向着众臣不停扫去,仿若在督促众人,站出来支持他。
这声色俱厉的质问,如同一支支利箭,直射向曹丕。
他所说的这些,曹丕当然知道。
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因为他清楚,汉中势不可守,若强行不撤兵,只能白白葬送了几万士卒。
倘若向汉中增兵,更是往火坑里填人头。
到最后的结果是,损兵折将不说,汉中依旧守不住,秦国也将丧失有限的兵力,无力再抵挡汉军接下来的进攻。
到时莫说汉中,只怕连成都也不保,整个益州全都要落入刘备之手。
益州没了,秦国没了,他这个秦国太子又有何意义?
所以,为了他自己,他也必须要为曹操保住有限的兵马。
只是,面对夏侯惇的质问,一时间曹丕却不知如何回应。
他只能暗暗转过头来,目光瞟向了司马懿求助。
司马懿咽了口唾沫。
原本他是不想出头,只想暗中遥控曹丕。
可现下这般场面,曹丕已是应付不了,逼得他是不得不出手中了。
干咳声响起,司马懿起身走了出来。
“妙才将军已阵亡,我汉中兵力损失惨重,士气已跌落谷地,毫无战斗力可言。”
“现下刘备数十万大军正猛攻阳平关,更有萧方那厮在,若非陛下亲率大军北上汉中,谁能挡得住大耳贼?”
司马懿声色俱厉,目光缓缓扫过殿中众人。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来。
曹操已失了英雄气,沉迷于酒色,自然是不可能御驾亲征的。
曹操不去,他们这些人,自然没有人敢口出狂言,号称有信心去汉中收拾烂摊子,抵挡住刘备的数十万汉军。
司马懿的目光,落在了夏侯惇身上。夏侯惇的激亢气焰,此时也蔫了三分。
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自然是再清楚不过,当然也没有信心敢号称能守住汉中。
“所以,大将军你也应该清楚,此去救汉中,非但不能为骠骑将军报仇,还会白白再折损我大秦为数不多的将士!”
司马懿声音低沉,像重锤一般,敲在夏侯惇心头。
“大将军,事实虽然残酷,但我们得接受!”
“汉中大势已去,不管怎样都守不住了。”
司马懿字字冰冷,把最残酷的事实,摆在了夏侯惇面前,每一个字都如冰冷寒霜。
夏侯惇张口欲言,嘴巴张开,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竟说不出话来。
他是理屈词穷了。
“何况,骠骑将军战死,阳平关乃至汉中,已是军心一片大乱。”
“就算我们强行北援,说不定大军未到,阳平关已失陷!”
“那时又该怎么办?”
司马懿再次厉声反问。
这一番话,如同雪上加霜,将夏侯惇彻底问住。
这位秦国大将,只能沉默的站在原地,一时哑口无言。
过了许久。
夏侯惇才再次开口,语气已平静许多,但仍带着一丝不甘:
“可若我们放弃汉中不守,刘备数十万大军越过秦岭天险,对我成都继续进攻,又当如何?”
司马懿暗松一口气,遂冷笑道:
“大将军别忘了,我成都之北,还有剑阁这座蜀中第一雄关。”
“那座关城,可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们只需上万兵力,足可阻挡百万汉兵南下!”
“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