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筱小说>其他类型>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70章 天下第一雄关又如何,就算铁筑的,朕也要踏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0章 天下第一雄关又如何,就算铁筑的,朕也要踏破!(1 / 2)

程昱的目光,狠狠的射向了张松。

他自然看得出来,张松这个佞幸之徒,这是摸准了曹操不愿离开成都这个温柔乡,不愿劳神御驾亲征的心理。

为了取悦曹操,张松方才洋洋洒洒献计,令夏侯渊去据守阳平关,好叫曹操继续在成都歌舞升平。

“陛下——”

程昱劝谏之词,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仲德!”

一旁夏侯惇却低声一喝,向他摇了摇头。

程昱一看夏侯惇脸色,旋即会意。

夏侯惇这是在提醒他,到了这般地步,曹操圣旨已下,他再强行劝说已无意义。

再劝,难保不会激怒了曹操,惹祸上身。

“唉——”

程昱一声无奈叹息,闭上了嘴巴。

他毕竟不是什么死谏之人。

劝谏到这个份上,他自诩已是尽了臣子的本份,曹操执意不听又能如何。

程昱的目光转向了地图,回想起了阳平关的地形。

那是一座曾被曹操称之为“天狱”的关城。

天下间,能被称之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城有很多座。

比如潼关,井陉关,雁门关…

但就程昱所知,真正能配得上这句话者,其实只有一座阳平关。

这样一座雄关,其实严格来算的话,只需一万人马镇守,就能挡住百万雄兵。

夏侯渊的汉中军团,可是足足有近四万兵马。

一万多人马拒住三条谷口,五千多兵马守南郑城,就能剩下近三万兵马,去守阳平关。

三万人马,理论上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所以说张松的方略,虽然有揣摩上意之嫌,但也并非是没有道理。

但这个前提条件却是,夏侯渊必须拒守阳平关不出,绝不能重蹈了张鲁的复辙。

念及于此。

程昱只得轻吐一口气,拱手道:

“陛下圣意已下,臣等自当遵从。”

“不过臣恳请陛下下旨,严令骠骑将军坚守阳平关,无论刘备如何使计,都绝不可派一兵一卒出关与之一战。”

“哪怕是刘备突然暴毙于营中,也绝不可为其所诱,趁势主动出击。”

“否则,必会中了刘备的诱敌之计!”

“那萧方的神谋鬼算,陛下应该再清楚不过才是。”

程昱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劝说曹操严令夏侯渊不得出战。

毕竟在程昱看来,汉军之可怕,并不在于兵力雄厚,而在于萧方的存在。

那个谋圣,可是能翻云覆雨,以一己之智便扭转乾坤的存在。

见得程昱让步,终于赞同自己的决断,曹操嘴角掠起几分满意。

想想程昱的提醒,曹操也稍稍警觉起来,遂道:

“仲德言之有理,萧方那乡野村夫奸诈无比,不可不防。”

“朕这就派信使往汉中宣诏,严令妙才绝不可出战。”

“哪怕是关外天崩地裂,亦不可派一兵一卒出城,以免中了萧方的奸计!”

听得曹操此言,程昱稍稍松了口气。

略一迟疑后,程昱又一拱手:

“陛下,南郑方面,也得派一员得力大将,前去镇守,好让骠骑将军在阳平关能无后顾之忧,可全力抗击刘备。”

曹操微微点头,略一思索后,便喝道:

“曹子丹何在!”

阶下,曹真当即出班听令。曹操手一摆,喝道:

“朕命你即刻北上汉中,去向你妙才叔父宣诏,令他率主力镇守阳平关,由你来留守南郑,为你妙才叔父做后盾!”

“子丹,你可有信心担此重任?”

曹操选择了曹真。

此前渭水一战,曹真屡次兵败,令曹操深为失望,一度未曾再重用。

然现下退至益州后,曹氏宗族凋零,可堪大任的将才已寥寥无几。

偏偏南郑乃汉中郡治所,至关重要,这等重镇,用外姓将领来镇守,曹操岂能放心?

权衡之下,曹操还是决心再度启用曹真。

曹真心下大喜,万没料到当此关键时刻,曹操会再度重用他,担当镇守南郑的重任。

欣喜之下,曹真是倍受鼓舞,慨然道:

“陛下放心,臣必当尽臣所能,为陛下镇守好南郑,做好妙才叔父的后盾!”

曹操这才宽慰了几分,微微点头以示赞许。

“仲德,朕这样的安排,你现下可满意了吗?”

曹操嘴角挤出几分笑意,略带着些许讽刺意味。

程昱无话可说。

几日后,曹真执曹操圣旨,赶往了南郑。

夏侯渊接到圣旨后,即刻都督汉中诸军,依张松献计部署兵马,准备抵挡汉军来袭。

近一万五千余兵马,被部署于了斜谷,骆谷,子午谷各谷口。

夏侯渊亲率三万兵马,沿沔水西进,进驻了阳平关。

曹真则奉命率五千兵马,接替了夏侯渊坐镇南郑城。

夏侯渊进抵阳平关之后,便对诸将下了死命令,无论汉军如何挑衅,一兵一卒不可出关。

敢有违令者,立斩不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