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筱小说>其他类型>艰程> 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二十六章雪夜送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二十六章雪夜送粮(1 / 2)

李庭芝年近五十,因长期驻军洞庭,脸有干裂之色,但举止文雅,颇符合大周文人士大夫统兵的传统。

十二年前,宝庆帝金陵登基,李庭芝在恩科大比中,进士及第,金銮殿上被当今圣上点为三甲探花。

琼林宴上,一百多名新科进士在状元文天祥的带领下集体磕书,奏请官家兴兵北伐,以恢复汉家故土,遭到章鉴、程元凤等求和派的清洗。

堂堂进士三甲及第,状元文天祥、榜眼韩淮康、探花李庭芝三人,没有一个如旧例那样进入翰林,只有韩淮康因官家念郓国公旧情,留在中枢,担任从六品的礼部员外郎。

三人中境遇最悲惨的首推文天祥,他琼林宴当日和宝庆帝做了一番密谈,没人得知两人谈了什么,只是第二日文天祥就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好像此人从没有来过这世上一般。

和文天祥相比,李庭芝的待遇要算好的,他被发配到洞庭湖就任水军统制,战船不过百艘,水兵不过两千。

从一名应该是翰林学士的轻贵文臣变成参旨洞庭湖水师的丘八,他不畏惧与异族大军交战,但来自中枢和上师范遂的毕肘,却让他在这些年心力交疲。

吕文德匆匆回到帅府,直奔客厅,看到迎出厅门的李庭芝说道“李统治,范遂范大帅派来多少援军,粮草军诫什么时候能到?”

李庭芝愤然良久,扶须到“范遂畏敌如虎,以长江防务为要,拒绝调兵,只是派我把朝廷的粮草运到襄阳,只是汉水现已被草原大军截断,粮草也运不进来。”

听到此话,吕文德登时脸色煞白,一屁股瘫在帅椅上到“这、这、如何是好。襄樊两城三十万军民粮草只够三月之用,如救兵不至,难道让某家向当年韩像升韩老令公一样困守孤城吗?俗话说没有攻不破的坚城,某不能坐困愁城,如今只有组织大军突围,李都统可帅水师由长江入汉水接我大军撤往九江如何?”

李庭芝急到“大人万万不可,城外已被大军围的水泄不通,即使我军能突围出去,凭我三百艘战舰,又能接几人过江。”

“大人如弃守襄樊,鞑靼再无后顾之忧,可以毫无顾忌地在长江与洞庭、潘阳二湖编练水师,随时都可以横渡长江,最最紧要的是鞑靼大军可延江北顺势而下,破扬州,将郑国公李大帅十几万大军围歼在淮泗大地。从此,从汉口至南通千里江面将暴露在鞑靼铁蹄之下。”

“再说襄樊还没到山群水尽的地步。贼寇欲攻襄樊,必先破樊城。樊城无忧,则襄阳无忧。只要大人不怕朝廷弹劾,可修书一分,再坚守两月,我去游说郓国公提兵来源。”

“大人知道,郓国公名动天下,曾千里走单骑,从燕京一路杀回江南,一如当年关云长,只要大人向将士们宣称郓国公已在江南点兵,儿郎们必定士气大振,守上三四月是轻而易举之事。”

“而大人与贾似道贾太尉关系莫逆,也可在中枢下点功夫,给韩枢密在官家面前多多美言,只要两月时间,等郓国公兵马一到,大胜某不敢说,将鞑靼推到南阳一线还是有很大几率的。”

“大人也不会被朝中诸公定为擅离职守之罪啊!”

吕文德铜铃一样的双眼不停转动,斗大一样的脑袋不断思考胜负得失,一时还拿不定主义。

见吕文德惊疑不定,李庭芝又苦劝到“大人,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大人应该抛弃门户之见。”

这句话是李庭芝多虑了,就在两个月前,韩淮安在督查各路军备时,发现吕文德多次克扣军饷以自肥,韩淮安知道此人商人出身,不改雁过拔毛的旧习,并没有上书朝廷议定其罪,而是发函训斥。

他知道此人带兵打仗还是有一些本事的,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他不想闹得将帅失和。

吕文德正天人交战的关键时刻,突然听到李庭芝如此小看自己的度量,颇感恼怒,但随即一想,那韩枢密光明磊落,不像章鉴、程元凤之流,恨不得将自己一棍子打死。

韩枢密处事往往给人留有一线,“可处。”

想到这里,吕文德道“某是一粗人,汝不能诓我,我有一条件,汝必须将欠我的粮饷还与我,三日后,我命副将吕文换佯攻鞑靼大营,某亲率劲卒延汉水两岸接应与你,把粮草军械运进来,没有吃的,儿郎们不用鞑靼进攻,饿死个屁的,还守个鸟城啊!”

李庭芝起身抱拳,“就凭大帅吩咐,李某必全力以赴,将襄樊所缺粮饷运进来,以解大帅燃眉之急。”

听得此话,吕文德道“既如此,我现在就修书,贤弟一定将襄樊困境细说于韩枢密,趁鞑靼大军夜间疏松,今晚就趁小船离开,望贤弟信守承诺。”

夜雪楼船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九月一日午夜,李庭芝以五十艘猛冲、先登为前驱,船上多设“霹雳跑”、“突火枪”、“火箭”,毎舰三十名水手,二十名水军勇士,前面开路。

左右各有三十艘小艇来回穿梭。后面又五十艘中型战舰断后,中间一百艘三层楼船押运大批粮饷,楼船底部是六十名水手奋力划桨,中间是存放物资,最上层毎船有百名水军护卫。

在吕文德亲率叁万大军的接应下一举突破伪元大军的封锁,顺利的将八万石粮食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