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上课。”
“对啊,爹,我可以陪着相公去,孩子不成。”魏大郎的夫郎抹着眼泪说。
他们可以吃点苦头,儿子要留在京城里读书才好。
“放心吧,孙子我们来照顾,你们俩就安安心心的去地方上,没几年就回来了。”魏首辅答应下来。
“对,孩子的事你们别担心。”魏夫郎也向小夫夫两个人说道,他是疼自己的孙儿的,这般跟着去地方上学还会耽误人,就在京城上上学才是好的。
魏大郎跟自己的夫郎心中得了承诺,亲了亲自己的儿子,两个人就出了城门去地方上任。
魏大郎这辈子还没出过京城,心中倒是有几分新奇,又有畏惧。他打出生起,他的父亲就是阁老了,内宅的事阿爹说了算,这事关他读书的事向来都是魏首辅做决定。
他在京城没吃多少苦,他爹一路升到次辅再到首辅,这就更了不得了。旁人还调侃他,尊敬他,称呼他为小阁老。
魏大郎心里又得意又觉得自己称不上是小阁老。万一他这辈子没有入阁这不是就打脸了。这次父亲让他去地方上做官,他心里有些失落,但隐隐又有些松口气了。他察觉到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这次地方上也盼着能好好的把自己的心态梳理清楚,不至于这么患得患失,偏生又要骄矜起来。
“孩子还这么小,再这么等孩子大一些,相公你再去地方赴任啊。这么一走,以后过年回京,只有我能回来了。”他夫郎的语气中还有些埋怨。
“不能这么想。父亲他们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是父亲的嫡长子,我们的儿子是长房嫡孙,孩子留在父亲身边才是最好的。”魏大郎安抚自己的夫郎。
这般想来也是。自家相公是嫡长子,自己的儿子是嫡长孙,整个魏家以后都是他相公的。他心里的气顿时就消散了。
……
庞次辅也从武明帝的话中嗅到了什么,这站队的事是个麻烦事。两个皇子都是嫡子,又是出自一族。所以庞次辅表面上对夺嫡的事没有兴趣,实则让自己的儿子接近王家。这不管哪个皇子上位,这王家始终都是太子的母族,这可比站队的事简单多了。
至于其他的,庞次辅又不傻。
武明帝提出税收改革要简化税收,郑山辞就把这道题出给两位皇子,认为如何改革大燕的税收。
谢承回到皇子所,自己有些苦恼。首先他不了解大燕有几种税收,魏大人他们跟武明帝又没有跟他说税收相关的事。谢承想到自己去藏书楼借书来看。
他借书看了几日还是没明白,周嬷嬷看他的书桌上堆满了书,哎呦一声道,“大殿下既然心里还有困惑,何不去找户部的大人们问一问,要说最了解税收的应该就是户部的大人们了。”
“嬷嬷你说得是,我这就去户部。”谢承眼中一亮,拿着本子去户部。
他刚到户部,户部的官员吓坏了,还以为部门里出甚事了。
“都免礼,你带本殿去找雷大人。”谢承随便点了一个小吏。
小吏受宠若惊,恭恭敬敬的带着谢承去找自己的顶头上官。雷尚书听见小吏的通报声,立马从位置上站起来去迎谢承。
“下官见过大殿下。”雷尚书在心里想了想自己有没有做出出格的事。
谢承摆手:“雷大人免礼,坐下吧。今天来找雷大人是本殿自己私下的事,还请雷大人指教一二。”
雷尚书嘴上说着指教一二不敢当,心里发愁,大殿下不会是要让他做出一些违背规则的事吧。这种事小一点的,他可以做一做,这事大了,他可不敢做。
“本殿想了解一下大燕的税种有哪些,郑大人布置了课业,就是这次关于税收改革应该怎么做。本殿便想这事是户部最擅长之事,就来请教雷大人了。”谢承说话有理有据。
雷尚书闻言心就放在肚子里了,他非常乐意给谢承解答税种的问题,谁不想亲近亲近皇子。
“大殿下,这事要说细了,要费不少功夫。大殿下请喝茶。”
雷尚书给小吏使了一个眼色。大殿下屈尊到户部来,自然是要拿他自己的茶水来招待。
小吏懂了雷尚书的眼神,立马就下去泡茶。
过了半晌,谢承已经把大燕的税种了解清楚了,他的心思没在茶水上,皱着眉问,“大燕有这么多税,五花八门的,这般一层一层下去,本殿都分不清了,百姓还分得清么?”
分不清又没甚,反正就是交钱的名目。
雷尚书心里这样想,嘴上可不能这么说。
谢承把税种了解清楚这便客气离开了。
谢承的行事作风让人如沐春风,谢承走后雷尚书还是笑呵呵的,这位殿下待人温和宽厚,雷尚书对他有好感。
没等他的屁股在座位上坐多久,小吏说二殿下来了。
雷尚书:“……”
真是不顾人的死活。
雷尚书只好再次接待二殿下,把二殿下送走后他终于歇下来了。二殿下跟个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什么都要问,有的税要收,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回谢澹的话。
……
郑山辞给两位皇子出了课业后,自己美滋滋的下值了。
今天休沐,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