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 行路(1 / 3)

席云舒与靖怡康这对师徒,带着简单的行李,坐在一辆由老马拖行的木制马车上,缓缓离开了他们长年居住的山门。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低沉的吱呀声。

四周的景象从静谧深邃的山林转换到了通往城镇的山间官道上。这条蜿蜒的石板路两旁,树木不再像山林中那样茂密,而是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每隔一段距离便有几株古老的槐树或松树,为行人提供荫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地貌。

在这条官道上,不时有行人匆匆而过,或是背着竹篓的农夫,或是推着货物的小贩,他们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痕迹,行色匆匆。远处偶尔传来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那是商旅队伍正缓缓驶来,铃铛的清脆声响伴随着行人的谈笑声,为这寂静的道路增添了几分生机。

“怡康啊,”席云舒轻抚着缰绳,目光望向远方,“你虽已初入江湖,但为师一直忙于内功心法与养生之道的教导,未能详细教授你行走江湖的技巧,甚至未传授更具有威力的剑法。你说,为师两年后将因病失去武功,不论此事真假,这次前往药王谷之行,既是寻找良方,也是对你的一次考验。”席云舒的声音沉稳。

靖怡康坐在师傅身旁,听到这番话,嘴角微微抽动,几乎想要翻个白眼。但他多年的修行让他控制住了表情,只是在心底轻轻叹了口气。他转头看向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心中思绪万千。“师尊,真是多谢您愿意在这途中指点我更多武艺。”他的回应礼貌而略带调侃,声音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当初初入江湖时的自己确实是一无所知,那时师傅的教导对他来说确实是无价之宝。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靖怡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经过无数次生死考验,他从一个孤身寻药的小徒弟成长为江湖上的传奇人物——堂堂教主,甚至还曾站在权力巅峰,体验过皇帝的生活。他的技能早已升级到了2.0版,无论是明面上的较量还是暗中的手段,都烂熟于心。

脚底抹油、撒暗器、用火器对轰,武器涂毒、下阴脚、偷袭、暗杀、装死、撒石灰、群殴……这些阴损的方法,在他闯荡江湖的日子里不知用了多少遍,这些手段在他的手中变成了艺术,每一种都曾帮助他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不少高手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倒在了他的杀猪刀下。

回忆当年,那段日子确实令人心酸。刚刚离开山门,靖怡康便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挫折——盘缠被骗走,那一刻,他仿佛从云端直坠谷底。没有了钱财,武功又尚未精进,他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去当了一名小喽啰打手,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不是睡在桥头,就是蜷缩在破庙中,生活条件之艰苦,几乎与乞丐无异。即便自称是名门正派的弟子,也没有人愿意相信。

“呜呼,真是太悲痛了。”靖怡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苦涩。

不说,就是此时此刻,靖怡康胸口的衣服下就藏着一小瓶砒霜、几包止血药和一大袋石灰粉,这些物品虽小,却是他在江湖中谨慎生存的保障。深知任何疏忽都可能致命,他总是小心翼翼,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谨慎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是他不变的行动准则。

“师尊,请赐教。”靖怡康懒散地靠在车壁上,嘴里叼着一片肉干。不过师尊想教,他便听着,学就是。

“等会儿,我们找个僻静开阔的地方,为师要教你我的成名绝技——归元剑诀。演示完毕后,你务必抽空多加练习,为师会定期检查进度,切莫懈怠。”

靖怡康心中微微一动,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前世的记忆。下山之后,他才逐渐了解到,那位平日里练剑如舞、偏好弹琴读书的师尊,在江湖中竟享有‘归元剑仙’、‘归元剑圣’的崇高美誉。作为唯一的嫡传弟子,自己竟然对师父这招牌绝技一无所知,这种无知令他感到无地自容。他不禁暗自思忖,不知这位看似不问世事的师尊,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思,竟从未提及过自己的赫赫威名和绝世武艺。

“师尊,你为什么之前不教我?”靖怡康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解与懊悔。

席云舒淡淡一笑,目光深邃而温和:“怡康啊,武学修为重在内修而非外显。为师未曾多言,并非有意隐瞒,而是希望你能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先打牢基础。只有稳扎稳打,才能真正驾驭高深的武学。今日传授你归元剑诀,正是因为有了你之前的勤学苦练作为基石,方能更上一层楼。”

靖怡康听着师傅的话,心中虽有所触动,但也不禁有些无语地抽了抽嘴角。这番话听起来确实很像师尊会说的,和自己前世想到的答案一模一样。师尊那浑身散发的那股子超然物外、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让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把这件事换到其他师徒身上,答案那必然是两人有深仇大恨,师父很讨厌自己的徒弟,之前自己也曾想到这一次,怀疑过自己与师尊的感情。

然而,每当他静下心来,扪着良心,自问,仔细回忆起过往点点滴滴,师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历历在目。师尊一向待他极好,这份真诚的情感不容置疑,这才让他最终感到释然不过心中也不免暗自吐槽感慨:还真是我的傻白甜师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