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曲辕犁、筒车、养猪场的肥料哪一样都是宝贝,尤其养猪场的小猪长得一个一个赛一个肥硕,选择养猪的百姓真是笑弯了腰。养的猪特别肥,而且每月还能拿两贯工钱,确是很划算。 只是对于开垦十亩地的百姓来说,他们虽说每个月工钱一贯钱,但架不住他们田地里的春小麦长得好,那爆满的麦穗,沉甸甸的果实,能为他们更来更大的收成,这都是在苏秦的带领下才取得的。 所以不管是养猪的百姓还是种地的百姓都打从心底敬佩苏秦,尊敬苏秦,对他的话唯命是从。现下见到苏秦,那真是比见到亲生的爹娘还要恭敬。 施兰和陆廷烁两人打闹一会便找个地方歇息。 这时,王福来从马车上跳下来,询问苏秦的踪迹。 得知苏秦走了很多,王福来则是加快步伐追上去。 “陆廷烁,你后悔离开信阳侯府吗?”施兰突然发问。 “施兰,实不相瞒,我恨不得早些遇到苏大哥,还是你幸运!”陆廷烁毫不犹豫的回答,现下他已经减去二十斤,身子越发轻快起来。每每照镜子,他都万分感激自己当时一念之间的冲动,离开信阳侯府! “那是当然,谁让姑奶奶命好!” “是,姑奶奶命好!” “对了,我之前卖给你的十把曲辕犁你送给信阳侯了吗?” “没有!” “为什么?” “说起来很可笑,我一直在大门口等他散值回府,不曾想他从我身边轻飘飘的走过,连个笑脸都不愿意给我。再见到二弟迎面走来时,他瞬间扬起笑脸与二弟父慈子孝,那一刻,我就彻底死心了。我永远也不可能得到他的疼爱,为何还要委屈求全?我也是个人,那十把曲辕犁现在还躺在我书房睡大觉,倒是颇为可惜!” “罢了,不说这些!倒是你后悔逃出来吗?”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不后悔了!在家庙做姑子那多无趣,现下多好,能看到这么多百姓满怀期待的收获成熟的麦子。你看看,那麦子一个一个硕大无比,若在京城永远都见不到。哎,你别笑,笑什么?” “抱歉,我实在忍不住了。” “陆廷烁,不许笑了!” “好,姑奶奶,我不笑了,还不行嘛!” “哼,这还差不多!” “走吧!我们也歇的差不多了,快些去追上大哥和王大人。” “走!” —————— 五月二十九 御书房 林公公恭敬的请门外的李丞相进入。 待李丞相进入后,昭帝这才放下手中的朱批,道:“若舟,你来了。” “臣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丞相作揖行礼。 昭帝平静道:“若舟,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谢陛下!”李若舟很快便坐下。 这时昭帝主动发问:“若舟,今年春收如何?” 李丞相快速站起身:“恭贺陛下,天佑大周,今年春收比去年好得多。尤其是瑞阳侯的百亩田庄和户部的两百亩试验田。” 闻言,昭帝诧异道:“哦,若舟,仔细说一说。” “回陛下,瑞阳侯的百亩田庄一共收获六万八千斤的麦子,一亩地足足收获六百八十斤,实在是让人激动!至于户部的两百亩试验田一共收获十一万斤麦子,一亩地收获五百五十斤,也相当高了!臣觉着若是能将瑞阳侯的农耕之法推广各地,秋收百姓们必定能再创高产,同时也能让国库充裕。臣恳求陛下下旨推广!”李丞相恭敬的站起身。 略微思忖,昭帝颔首:“好,此事朕准了,就有若舟你全权负责推广瑞阳侯的农耕之法,一定要让大周更多的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让大周国富民强!” 李若舟当下应道:“臣领旨,必定不负陛下重托。” 两人又说了些朝廷上的公务。 蓦地,昭帝来了句:“若舟,瑞阳侯在桐县如何了?” 李若舟没出声。 轮到昭帝狐疑:“若舟,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见状,李若舟便将苏秦处置桐县前主簿林东,还在背地里支持荣华郡主魏冉冉开店铺抛头露面做女掌柜,施兰和陆廷烁两人摆地摊乐不思蜀,还有开口桐县西北千亩荒地,推广灌溉工具筒车,连同兴建养猪场阉割小猪等一一告知昭帝。 刚收到这些密报的时候,李丞相的震惊不亚于如今的昭帝。 瑞阳侯所作的一切看似令人匪夷所思,但实则每件事都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