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一路小跑迎了上去:“原来是匡大人,快快请进!”
只见匡承摇手说道:“不了不了,我是来传陛下口谕的,麻烦您叫一下咱们的殿试榜魁首李辰出来接旨吧?!”
院子里的李辰听到以后,看了一眼师父闻先生,见师父点了点头,便整理了一下衣服,发髻,走到匡承的面前就要跪下,匡承制止道:“陛下说,让你站着接旨。”
匡承温声说道:“皇帝口谕:三日后在未央宫前殿开殿试,因你年幼。特准你带闻仲前往,允你师闻仲届时在未央宫前殿外等候。钦此!”李辰和闻先生连忙接旨谢恩!闻先生递给李辰一锭赤金,示意他交给匡衡。李辰聪明,自然知道何意。走到匡承旁边:“感谢大人,大人辛苦!”匡承笑到:“当不得谢!本来是不应该能收你的礼,不过你是今年的殿试榜魁首,殿试一过马上就是当今天子门生,太学的博士。你的喜钱还是要收的!恭喜李博士,贺喜李博士!传旨已毕,本官走了。”
众人又是弯腰行礼,高呼:“恭送天使。”等匡承走了,李冒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的想法:“大夏开国立朝一百三十余年,还是头一次允许考生带老师去未央宫的。简单的四个字“简在帝心”都不足以形容。”这就让李冒很不理解,不就是一个殿试榜魁首嘛?最多就是一个立朝以来年齿最幼,可是这似乎也不足以有这样的殊荣吧?难道这小子是陛下的……?”李冒侯爷在这里胡思乱想。院内众人也是议论纷纷,看着李辰的目光都有所不同。
吃饭后,李冒把闻先生和李辰请进书房,拉上了门。李辰就觉得很奇怪,看着李侯爷在那里搓着手,不知想说什么。气氛一时有些冷。闻先生看到这个情况,便主动问道:“侯爷可是有什么难言之处?既然把辰儿叫了来,可是与辰儿有关?”
那李侯爷右手一握拳,砸在左手掌上,“啪”的一声,像是下定了决心。向李辰拱手道:“李伯伯有事相求。”
这下子吓了李辰一跳,连忙避开身子说道:“侯爷说的什么话来,我只是黄口童子,值得侯爷这样?!”
闻先生似有所悟,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李冒李侯爷。
李冒不好意思的说;“自从那天家里吃了饭,辰儿和我家那不成器的老五干了一架以后,我那老五忽然转了性,缠着我说了好几次,想让我从中说项,我那老五,想拜李辰做兄长,从此后跟着你呢!”
李辰心想:“难怪那小子今天大庭广众之下说认我做大哥,梗儿原来在这里啊!”连忙拱手作礼道:“李敢比我大着好几岁的,我怎能收他做个弟弟?此事不可!”
李侯一听李辰口气坚决,转眼看了看闻先生,意思是让闻先生帮着说说。
经过那天晚上李侯和他晚上的那次托付,闻先生对这李侯观感大好又上一层。闻先生发现李辰推辞时,称呼李敢不再是以前称呼的五兄了,便知李辰心里是愿意的。于是说道:“侯爷,您可是要把老五让辰儿管着?”
李侯双眼一亮:“正是啊,我家老五对我只有怕,对他母亲也只有敬。孩子是很孝顺,可就是老犯浑,给他请的文武教头没有一个治得住他的。难得辰儿无论文治武功都能降伏得了他。自那晚以后,张口闭口都是辰哥长辰哥短的。他是打内心里服了辰儿。所以……”
闻先生听到这里笑了,侧脸对李辰说:“我觉得可以,辰儿,你考虑一下?”
李辰正在犹豫,李冒人精儿似的叫到:“老五还赶紧进来拜兄长?”
之间门被拉开,一个胖大小子端着一杯茶冲了进来,跪在李辰跟前双手奉茶道:“哥哥在上,受小弟一拜”
………
转眼间,殿试的日子到了。殿试榜上的五十个人加上一个闻仲,早早的就在未央宫外候着,等到巳时天光大亮,未央宫大门缓缓打开,只听大门内传唤:“陛下有旨。殿试开考,博士们上殿!”五十名考生都是头一回来到帝国的中枢,除了少数的士族子弟和勋戚贵人的子弟有可能见过皇帝,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没有见过皇帝。
闻先生因为不能进殿,便只能在殿外等候。他目送着自己的弟子作为殿试榜魁首带领着一众考生缓缓从陛阶两侧向高处的大殿走去,小童才扎的日月抓髻在一行人中显得十分显眼。
闻先生心里道:“几十年前我没有机会来这里,几十年后我的弟子作为殿试榜第一来到这里了。”闻先生只觉得胸中积蓄几十年的一口闷气,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好像压在心中的一块巨石忽然被搬掉了。体内气息翻涌,经脉里发出潮水般的轰响。闻先生顿觉不妙,这是又要突破了?不能在这里突破啊,连忙运功调息,将这股热浪压了下去,慢慢梳理。
李辰似有所感,回头看了一眼。闻先生看到后挥了挥手。李辰便率先进入未央宫前殿。这里是平时召开大朝会的地方,大厅宽敞明亮,虽是仲春,外面还是春寒料峭,可是大殿里却温暖如春。
李辰按照进殿前,礼部郎官的交代,弯腰躬身拱手的进了大殿,只能偷摸着边走边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