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对村民隐藏身份,一来是保护自己,二来也是保护村民。
老朱口中的王姑娘是大家闺秀,两人应该是在这个小村庄里约过会。
他们分开时约定好,打败陈友谅后会再聚,既然王姑娘没来,那要么说明她不认可这次胜仗,要么就是因为她来不了了。
老朱
这么心急火燎的,说明心里还是放不下她。
不过所谓君子,论行不论心,论心无圣人。
不管老朱心里如何想,只要行动上能做好,那也算是君子了。
朱元璋见林遥不再掐自己,倒也松了一口气。
“阿胜啊,义父这些话,也只能对你说说了……”
林遥也点了点头。
经过他的努力,现在老朱已经很依赖自己了。
他能看到老朱常人看不到的一面,也能听到常人听不到的话。
一开始的相遇,到现在的形影不离。
从只是喜爱,到现在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朱元璋已经对林遥完全放下了戒备。
两人去村里讨了两个馒头,收拾好后,又向着树林深处走去……
……………………
西元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春。
距离龙湾之战,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阿胜!你看,娘给我买了纺锤玩!”宋溪踉踉跄跄地走进了书房。
而林遥,正在案台上画图。
现在的他已经快四岁了,但是表现力远超出其他孩子。
虽然模样还很幼稚,但言语,谈吐却像六、七岁的大孩子。
在这三年里,朱元璋和马秀英没少教他认字读书,甚至把他带去和朱标一块上私塾。
而且林遥天生就聪明,所以现在有这样的表现,大家也不会觉得奇怪。
朱元璋更是把书房直接对他开放了。
林遥扭头,一眼就看出宋溪手里的纺锤是假的。
“那你要好好学啊小溪,长大了你就专门负责给我织
衣服!”
“好吧。”
宋溪扎着一头小小的双编发,左右两只丸子上,系着两条红绳,刘海轻薄,十分可爱。
不得不说,宋溪样貌完全不比林遥差!
大眼睛,小翘鼻,婴儿肥,仅仅四岁就显现非凡的气质。
以至于应天府的人们经常打趣,说他俩是青梅竹马,天生一对。
很快,宋溪就被林遥打发走了。
古代的小女孩,讲究贤惠,不说琴棋书画,基本的记忆和教养不可或缺。
她们从小就要学习纺织,从小就要接触这些东西。
正所谓幼即学,立身正,凡定动,礼法慎。
所以宋溪的童年,要学的东西很多。
另一边,林遥一手托腮,正在纸上勾勾画画。
按照历史上的进程,明王苦苦支撑了两年,很快就要被元军击溃了,他必须让老朱去把明王救回来。
而正如刘伯温当年所言,另一支起义军——张士诚,因为压力太大,被迫投靠了元军,一起对付明王。
这一番操作下来,明王两面受敌,输也是迟早的事。
如果单从军队价值来说,明王现在几乎没什么兵了,不过从道德上讲,朱元璋应该去救这个皇帝,尽到臣的责任。
而且救明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舆论。
林遥有些累,又换了个姿势,一边思考一边咬着毛笔。
舆论这东西,是很可怕的。
早在八年前,刚打下应天时,郭子叙的死让老朱被一些人议论了,如果现在明王又战死的话,那老朱就很难服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