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便考起了她的蒙书:
“元亨利贞,自然之理,是曰天道;人伦日用,当然之则,是曰人道,下一句为何?”
楼绒绒脱口而出:
“天理流行,赋予万
物,是之谓命;人所禀受,贤愚厚薄,是之谓分。”
“《性理字训》中言,何谓小学大学?”
“洒扫应对,诗书六艺,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是曰小学;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知必周知,成不独成,是曰大学。”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归竹,白驹食场,何解?”
“是谓贤主明君,受天下臣民爱戴,心甘情愿拥戴君主,国泰民安,处处有吉祥之兆。”
……
因为这些内容楼绒绒早已烂熟于心,不论田开元如何考校,她几乎都能不经思索地回答出来,尽管如此,楼绒绒还是马上就理解了为什么许多考生走出去的时候,脸色那么难看了。
田开元考校的内容,看似没有跳出几本蒙书的内容,但却十分重视考生对这些篇章内容的理解,若是楼绒绒当初学习的时候,只一味死记硬背的话,恐怕这个时候,她就要同那些“前辈”一般,哭丧着脸答不上来了。
不过现在,田开元显然对她还算满意,等蒙书考校的差不多了,便点了点头,摸了摸胡须,吩咐道:
“默一番《幼学琼林》中的贫富篇。”
这就是要看她的字,顺带再看看她有没有记住生字的书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