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怎么还哭了!”
看到郑秀儿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周易禁不住心中一痛,走上前伸手去抹少女脸上的眼泪。
郑秀儿下意识让了一下,低头道:“我、我去摘点黄瓜、番茄,一起拿到集上去卖!”
郑秀儿低头走进厨杂屋,拿出一只竹篮子,准备去菜地摘菜。
周易也去菜地帮忙,很快摘了一些黄瓜、番茄、缸豆角,总共十几斤的样子。
郑秀儿又找出两只浇水用的黑色塑料桶,他们一起将小龙虾倒进去,再挂到后座两边。
最后将澡盆和装着番茄、黄瓜、豆角的蛇皮袋绑在后座上。
装了这么多东西,自行车肯定没法骑了,两人都只能步行。
此时,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村里的大公鸡陆续发出鸣叫,隐约有些人影在晃动。
河边的小路上,晨风吹在身上很凉爽。
周易小心地推着自行车,郑秀儿在后面扶着,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周易还在融入新的身份,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说什么。
郑秀儿以前被伤得太厉害,心里还有很多疑虑,也不知道说什么。
就这样,两个人走了一里多路,就到了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
南北流向的是榆河,横贯整个榆河市,白天有很多挂浆船来来往往。
东西流向的就是流过周易家屋子的小河,周易也不知道名字。
河上没有桥,必须坐渡船才能到河的对面。
撑船的吴老三是个哑巴,看到周易,反反复复看了又看,显然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大混子周易,竟然起得这么早!
周易也懒得理他。
榆河对岸是一条沥青公路,201国道,路面不宽,也就够两辆车交汇并行。
沿着201国道又走了快半个小时,两人才看到一座横跨榆河的大桥。
桥头两侧的国道旁,已经摆了一些地摊,这就是郑秀儿说的集市。
杨家桥集市,每五天一次集市,农历逢五、逢十就是赶集的日子。
集市也没有周易想象中的热闹,稀稀拉拉二三十个摊位,有一个卖肉的,两三个卖鸡蛋的,几家卖菜的,两三个卖鸡鸭鹅的,两个卖鱼的,一个卖扁担柳筐的,还有卖梨的、卖瓜的……
周易和郑秀儿找了一块空地,然后将东西都摆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