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孔子的后代,不管是哪个帝王都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毕竟曲阜孔家的影响力,那绝对不是一般的家族可以比得上的。 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要给自己几分面子。 要不然他一个国子监祭酒怎么敢这样子逼着吕震这个礼部尚书? “你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是显然是不能满足皇上的要求。” “国子监现在还是大明最高学府,我觉得孔祭酒你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住国子监的荣光。” “最好就是能够借着这个改革,做出一些让皇上满意的事情出来,要不然到时候国子监会变成什么样子,还真是不好说。” 吕震也是卖几分孔爽的面子的。 所以提的建议还是有些道理。 只是孔爽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认输呢? 自己是孔家的传人,不能让持续了上千年的教育方式,到了自己手中就变化了。 到时候礼乐崩坏,那可是会出大事的啊。 “京师大学堂哪怕是要组建,也是要由国子监出面组建。” “皇上的这个做法,国子监不能同意。” 孔爽那么头铁的样子,让吕震很是无语。 不过,他也不想多说了。 你要闹,那就去闹吧。 …… 颐和园中,朱棣乘坐着游船在昆明湖中欣赏着春日里的风光。 跟紫禁城里头有点逼仄的建筑风格相比,颐和园这里就舒服多了。 满园春色,根本就不是紫禁城可以比得上的。 朱棣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搬迁出来。 “太上皇,这段时间皇上都在忙着京师大学堂的事情,朝中不少官员对这个事情颇为不满。” “认为皇上不务正业,将政务的事情完全交给了内阁,一点都不像是明君应该做的样子。” 亦失哈这个东厂,理论上肯定是要对朱瞻墉负责。 但是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还是跟在朱棣身边,也让朱棣对外面的事情有着更加直接的认识。 所以哪怕是朱棣天天待在颐和园里头,对于朝中的事情也是比较清楚的。 “朕在位二十二年,许多政务都是太子在处理,朝中也没有出什么大事。” “如今瞻墉只不过是把政务交给了内阁,短时间内也是出不来什么事情的。” 朱棣既然选择了不再干涉朝政,自然不会轻易的再发表意见。 当然了,这也跟他觉得大明的局势还是可控的有很大的关系。 要是朱瞻墉真的把大明折腾的乱七八糟,朱棣肯定是要干涉的。 “虽然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事情,但是那些读书人和官员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毕竟京师大学堂的成立,看起来只是一所书院而已,但是背后却是会对朝中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甚至会对大明未来的体制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与其说大家是对皇上把政务交给了内阁不满,不如说是有些人对皇上过于重视新式教学表达了不满。” 在朱棣面前,亦失哈自然是什么都不敢隐瞒。 直接把自己的分析意见给说了出来。 “新式科学这个东西,很多内容都跟大家过往了解的情况不同。” “刚开始的时候很难接受也是正常的。” “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式科学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看看朝廷这些年赋税收入的增加,再看看之前的越王府为什么富可敌国,就可以感受到新式科学的好处了。” “所以对于新式科学,朕也是支持的。 ”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瞻墉选择把京师大学堂的筹建作为推动大明变更的引子,朕觉得是非常好的。” 朱棣这么一说,亦失哈就松了口气。 太上皇和皇上的意见是一致的,他这个东厂厂督的日子就不会那么的难过。 “这是很好的切入点?” 亦失哈知道什么时候该捧场,所以放松了心情之后,他换了一种聊天模式。 “没错,京师大学堂将来是要修建成有教谕和学员数量超过三万人的大学堂。” “将来每年都会有一万来人的学员毕业之后进入到朝堂,进入到各行各业,将新式观念带到大明的各地……” 朱棣滔滔不绝的跟亦失哈说起了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