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若妤先是望着元若芙出了神,听到知云的话后连忙从椅子上站起身来,面色尴尬。
元若芙却只是掩嘴轻笑,走上前细细端详他的脸后拉起她的手道:“妹妹?我往后便叫你阿妤吧?”
明明是同一张脸,元若妤却觉得她与自己天差地别。元若芙骄矜贵气,温婉可人,竟叫她自惭形秽起来。
元若芙见她愣住不动,两手放在她肩上,将她按回了座椅中。
“知云惯爱大惊小怪,阿妤可莫要怪她。”
她像是在哄小孩子,元若妤稍缓了局促,直直盯住桌面,“是……我不会怪知云阿姊的。”
“我们都是一般年纪,唤她知云就好了。”
看她神色舒缓,元若芙坐到了她对面,“爹娘早说你要回来,我可是日日盼着咱们姊妹俩见面呢。”
元若妤望着她的脸,心中油然生出怪诞之感,附和她:“我也很想阿姊……”
元若芙笑得明媚,想帮她夹一筷子菜时才发现还未开始用饭。
于是扭头朝元凛撒娇道:“阿爷,芙儿都说了不用等我的,我们快开始吃吧。”
“你这丫头,自然要一家人都到齐了方能开宴,总是不守规矩!”
元凛虽是说教,可语气分明是软了下来,与方才训元若妤时冷冰冰的模样截然不同。元若妤见此场景,一股窘迫感油然而生,一下子想逃离这里。
可元凛动了筷子,元若芙便开始连连往她碗里送菜,叫她坐如针毡。
“阿妤,这个肉炙特别好吃,你多吃些。”
“多谢阿姊。”元若妤挤出一个笑容,垂眸往嘴里送菜。
林氏笑了笑,忽然问道:“芙儿,今日诗会进行可还顺利?”
元若芙看了元若妤一眼,抿嘴笑道:“一切顺利,今日舟近湖畔时还零星下起小雨,大家吟诗作赋都很尽兴。”
林氏听后喃喃点头,“那便好、那便好……”
元凛停了筷子,沉声道:“湖边露水深重,还是少去微妙。”
元若芙神色微怔,眉眼恭顺道:“父亲说的是,芙儿知道了。”
终于用完饭,元凛径直回了书房,林氏和元若芙则一路上关怀备至地将元若妤送回了润芳轩。
几人刚簇拥着到了润芳轩院中,霍嬷嬷忽然领上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恭顺的颔首站在堂中。
林氏微笑开口:“妤儿,这是给你使唤的侍女,往后她便跟着你了。”
荔儿掩着欣喜羞怯上前,“二娘子好,我叫荔儿,往后任凭娘子差遣!”
元若妤却抓紧了林氏的袖边,眨巴眨巴眼道:“阿娘,要不还是算了吧?我不习惯人伺候……”
“那怎么行?我们元家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可堂堂嫡娘子身边没个使唤人,岂不是要叫旁人看了笑话?”
林氏知她是在乡下住惯了,轻拍她的手背道:“妤儿,往后都在京中,你慢慢习惯就好。”
“我知道了,阿娘。”
元若芙一眼瞧到她空荡荡的手腕,关切问道:“阿妤怎不将我送你的镯子戴上?是不合你心意吗?”
元若妤闪眸见她手腕上赫然是一只一模一样的手镯,“不不不,我很喜欢,只是这是阿姊送我的第一件礼物,我怕磕着碰着坏了就不好了。”
这东西价值不菲,若是磕着碰着可就不好了。
元若芙笑得温婉:“阿妤真是可爱,你放心戴便是,往后阿姊还会送你更多有意思的玩意儿。”
姐妹俩亲昵无间,林氏看着甚是欣慰,“也不早了,我们便走了。你阿姊的院子就在隔壁,你若有事过去寻她便是。”
元若妤送着母姊出了门,人去院空只剩下她和荔儿。
“荔儿,你可知道莫娘子在哪里吗?”
荔儿恭谨站在她身侧,听她这般问疑惑地抬头,“莫娘子?这府中除了二位娘子还有其他的娘子吗?”
“我问的是与我一起入府的那位莫娘子呀,你不知道?”
“噢……”荔儿尴尬挠挠头,“婢子是今日刚入府的,并不知晓,往后必当铭记于心!”
“无事无事,原来你也是新来的……”
元若妤想不通为何不叫个熟悉府中事务的人来,可几番假设后又觉得自己多心了。只暗道阿娘真是周到,找来个新人与她作伴,应是怕她心中胆怯吧。
*
城北,安陵侯府。
裴衍勒马停在侯府大门前,早已恭候多时的重鸣连忙上前接过缰绳。
“郎君!您总算回来了!”
“如何?府里又出什么岔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