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寻九岁时,陈强出去打工,把陈寻留给了奶奶。
当时家里已经很难过了。
因为妈妈动手术,家里借了很多钱,去世后,陈强整日酗酒,根本没有去工作。
没有收入,怎么可能还上钱。
债主一个个的上门催,由刚开始的客客气气的问,到后来的敲门咒骂的催。
陈寻经常冷眼看着半醉的陈强惊恐的应付着那些催债的人。
后来酒醒了,奶奶拉着他去挨家挨户的道歉,承诺很快就会还上欠款。
陈强终于去打工了。
每个月会给奶奶寄钱,还欠下的账。还会给陈寻寄来生活费,因为用了奶奶的棺材本,也会留一点钱做养老钱。
因为把棺材本都给了妈妈看病,婶婶很不满,要求奶奶给她们家同样一笔钱。
还说老太太偏心。
可总不能看着人死不救吧。
后来陈寻外出务工,奶奶又照顾他,管吃管喝,还不收钱。
这次连叔叔都说话了,说如果老太太不给钱,等老了就不管她了。
他认为自己没有养老的责任,毕竟老太太替大哥操那么多的心。自己家两个孩子什么都没有。
老太太什么都没说,只是再也不去叔叔家了,只静悄悄的守着陈寻过日子。
可父亲寄来的钱越来越少,尤其是欠的钱还的七七八八之后,陈寻十二岁后,就很少寄钱回来了。
后来电话也很少打了,从一周一次,到一个月一次,最后现在的一个月期一次。
稍微小点的时候叔叔也说过他“你爸外面有家了,不要你了。”他还狠狠地看叔叔,让他走。
后来慢慢的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了。
比如奶奶会托人给父亲寄一些小孩子用的东西。
会在父亲打电话的时候问一嘴小孩子好不好。
陈寻听见了,但装作不知道。
相比于母亲去世给他的打击,父亲在外成家不算什么,不要他了也不算什么。
他都能接受。因为他还有奶奶。这世上总有一个人惦记着他的。
九年了,就这么过来了。
上初中的时候遇到了李辰。
两个人是同桌,李辰和其他人不一样。
其他人见他下课还在啃书,会偷偷骂一句“书呆子。”然后离他远远的。
李辰从不这样,他会拿着习题来问他“哎,陈寻,这题怎么做?”
先是不理会,问的多了,也只好帮忙讲两题。
后来有人为难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拦着他打了一顿,骂他是老师的“狗腿子。”
他不怎么在意,只想着往前看,过不了多久就能升入高中,没有必要和一群以后永远也不会碰到的人浪费时间。
反正他们迟早会烂在污泥里。
而他,知道自己要往上爬。
嘴角的淤青被李辰发现,当着他的面没说什么。
背着他却偷偷找了好几个凶神恶煞的朋友。
没做声。
跑到打他的人的家里,一脚踹开人家的门,趁人睡觉的时候围在了床上,狠狠地打了一顿。
直接把人打进了医院。
后来被按头道歉,李辰就是不肯,最后赔了医药费和损失费百姓完事。
陈寻没多感动,觉得李辰是冲动型人格,太任性了,没必要和他们一样。犯不着。
但李辰和他说“陈寻,咱们是兄弟,兄弟有难哪有不帮的?那我成什么人了?”
陈寻和叔叔家的弟弟都没有过这种感情,堂弟更不会叫他哥哥。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陈寻接触过的除了奶奶以外的第一份真诚的好意。
没有不怀好意,也没有想从他身上获得其他东西。
陈寻很珍重这份感情。
因为李辰的原因,接触到了更多的人,和张程也成了朋友。
后来,认识了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