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到春节了,顾涟漪一大早就被母上大人催促着去置办年货。她不情不愿地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匆匆吃了口包子便出了门。许晓清交代顾涟漪去集市上买一副对联,顾涟漪骑着她心爱的自行车来到了嘉林老街。
顾涟漪在嘉林集市上晃悠。她寻思着要挑着什么样的对联才能让母上大人称心如意,不知不觉她来到了老街的美食广场,由于早上出门急,没有吃饱,顾涟漪看到周围的小吃就两眼放光,很快,她就把买对联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只顾着搜刮各小吃摊上的美食:吃了鸭血粉丝汤又吃了烤面筋、烤肠、茶叶蛋,还买了杯奶茶……这下母上大人出门给她的买对联的钱便所剩无几了。
吃饱喝足后,顾涟漪心满意足地离开美食广场,又开始沿街晃荡。她观察了一圈,总觉得集市上的对联都不太合意,它们太工业化、过于千篇一律且毫无新意,重点是叫价过高,确实如此,快到年了,物价飞涨,大家都想挣得盆满钵满好回家过年。涟漪不想就这样敷衍地买了一副和其他人家大同小异的对联,她想要那种有着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之感的用毛笔书写的对联,可是这样的对联上哪能寻到呢?
她苦思冥想,游走于老街之中,快要走到老街尽头时,一家装修特别、颇有古韵的中医馆吸引了她的目光,医馆大门的牌匾上印着五个行楷大字——嘉林记中医馆,目光往下,
大门两侧的对联倒是别致,与这医馆的外观交相辉映,对联皆由毛笔书写而成,字体苍遒有劲,笔锋转折恰到好处,内敛中体现着张扬,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妙哉!
找到了!这不就是她想要寻得的对联吗!于是,她连忙跑进医馆里,想要询问他们家的对联从何处买来。踏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面有着若干方正小柜子的药墙,墙柜两边是通往内堂的通道,医馆的内部的装饰别有一番风味,古色古香,颇有古人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气,空气里飘散着淡淡的草药香,顾涟漪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世界。
医馆前厅没有人,顾涟漪只能往里走去,只见内堂有一位老爷爷戴着老花镜躺在摇椅上,手里拿着一本看似有些年代的旧书。这位老人便是这家医馆的主人——林常青。许是顾涟漪的脚步声有些大,老人听到了动静便将目光投向来人,只见一位可爱的少女正紧张地东张西望着。涟漪虽然有些紧张,但她还是大胆开口,说明来意:“您好,爷爷,不好意思打扰了,我不是来看病的,我看到了你们医馆门口的对联,我觉得写得真好,想来问问您是在哪里买到的呀?”
林常青听女孩说完,似孩童般地笑了起来,操持着一口夹杂着本地方言的普通话:“丫头,你也觉得对联上的字写得好吗?你很有眼光呦!”
顾涟漪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她觉得不来看病来问买对联的事确实有些尴尬,好在老爷爷还挺友善的。
“因为我觉得集市上卖的对联都不好看,就太流水线的工业化产品,我不喜欢,家里人估计也不会喜欢。”
“丫头,你很有想法,现在要想在市面上买到手写的对联不多咯,还是自己写比较有意思。门口的对联是爷爷我自己写的咯。”
“啊?原来如此!爷爷您真厉害!这两行字写的颇有文人风骨!”
林常青听了涟漪的夸赞不禁开怀大笑:“你这丫头真会说话!既然如此,那爷爷我就写一副赠予你,如何?”
顾涟漪被老人的热情给惊到了:“没有没有,我夸赞不是因为想免费讨得一副对联,是真心实意,出于对书法的欣赏,由衷地赞叹!”老人见女孩更加紧张了,便想了个法子,让她愿意接受这个赠礼:“那这样子,医馆最近推出了新会陈皮礼包,价格也不贵,38元一包,平日里可以煮水泡水,芳香浓郁,咳嗽时饮用,可以止咳化痰,益脾平喘,而且可以存放很久。你买一包,对联就当是赠礼,如何?”
涟漪欢欣鼓舞,拍手称好:“这样甚好!”
“丫头,你赶时间不?”
“不赶的。”
“那你就坐下来休息会儿,我这就给你写对联去!”
林常青起身走至内堂另一侧的红木方桌,方桌上摆放着的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他从桌子底下抽出崭新的红纸,将笔墨准备好后便开始从容地进行书写,顾涟漪走近方桌,默默看着,不敢出声惊扰。
一副对联写下来,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可见,老人这般登峰造极的境界定是积淀了几十年的功力才能达成。涟漪心生崇拜,她也好想学习书法呀,之前也有兴趣稍微学习了一点,那会儿买了很多工具还有字帖,学习书法的热情随着她那三分钟热度的消褪而消褪,最终这些买来练习书法的工具被丢到了书房的一角吃灰去了。
没多久的功夫,林常青便完成了对联的书写。
上联:春回大地喜迎室
下联:福降人間笑滿堂
横批:康強逢吉
顾涟漪认真地将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字地读出来,“哇,爷爷,你写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