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身为专业的修复师,简宁见过的文物不说如过江之鲫,也是车载斗量。一支点绸头面,再精致也有限,不至于到失态的地步。他只是想起了老师的评价,原来真有人天生便站在别人的终点线上,,行业的壁垒在别处是明月照天堑,于彼不过是路边一条小沟渠罢了。
他这边厢沉默着,叶大小姐却不闲着,抱着胳膊在房内踱来踱去,满脸春风得意:“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只要新娘是绝世美人,别说临上轿现扎耳朵眼。就算不扎,新郎只怕也要乐得捧上金山银山求人过门呢!”那语气,那神态,放偶像剧里头妥妥恶毒女二标配。小人得志!梁齐有心想回嘴,却被路菲的一声咳嗽捏住了脖子。思量再三,只得暂且忍下了这口恶气。
这些人到底开的是珠宝店,,还是德云社啊?简宁不懂,但简宁大受震撼。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三观,他直接略过容城这些活宝,转向今天的主角:魏司南。
同样是容城的员工,魏师傅倒是从容淡定,毫无骄娇二气:“这是几年前做的了,当时也没人指导,就自己瞎琢磨,幸亏剧场没退货。你帮忙看看,工艺方面有没有可借鉴的地方,还有哪里需要改动的?”来了半日,可算有人问到点子上了。提到专业问题,简宁何止有话说,简直是太有话说了,不过在说之前,他更想先知道魏司南的制作思路。此人到底是真地天赋异禀,还是误打误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些许区别的。“咳吃……那你先把这支顶花的材料和制作工序说与我听听!“简宁并不是迂腐,金玉之道,讲究成果,也讲究过程。
看着差不多的东西,有些能撑几十年,有些三两个月就会出问题。这里头有原材料的因素,有师傅手艺高低,背后所采用的工艺亦是不小的影响。老话说: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又说:道不轻传。每一项传承下来的工艺,都是经过上千上万,乃至数十万次的验证才能成熟。或发扬光大,或被时光淘汰。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所以,这一行是很讲师承的地方。魏司南虽然说是自己瞎琢磨的,简宁却不敢就这样当了真。这一问,魏司南就意识到简宁是准备“盘道”。这很正常,知道根底,才好指点迷津,找他来不就是为里这个目的么。魏司南起身从工作台的抽屉里拿了个厚夹子出来,又翻了一会才从中抽出几页微微泛黄的纸:“说来惭愧,当初为了谋生,只要开的价格高,什么活都敢接……
“这有什么的!"叶九容就财迷得理直气壮:“孔夫子有教无类,收徒还要几条肉干呢,谋艺先谋生嘛!”
如果自己有后援会,叶大小姐大概会是头一号粉丝吧!魏司南不由微微勾起了唇角。
简宁展开纸张后没作声,先由衷在心心中赞叹了一句。他所赞的倒不是图案精美,那顶凤冠复原图让谢教授都眼前一亮,可见功底。实在是魏司南踏实仔纸的态度,不论贵贱,简繁,一应都仔细标了尺寸、材料、步骤,拿来当教材都妥妥够了。
“我以前学过掐丝,一开始照着京剧院的头面规制做了几个底托,看着还算像样。"魏司南随着他的目光移动,开始解说:“但是到点绸那一步,就有些难住了。我看以前留下的老影片,头面虽然有缺损,却服帖平整,变换角度时甚到可以看出颜色深浅变换。但新贴上去的绸面不要说颜色单一,还很容易凹凸不平。”
简宁能在博物馆工作,历史成绩是很好的,自然深谙其中缘故:“不错,观察得仔细。你们可知道,以前的京剧头面是很值钱的。要是大全套,换座四合院也不在话下。”
为啥?叶九容有些茫然地眨眨眼,她对传统戏剧可以说是十窍里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她都如此,两位伙计更是满头雾水。害~简宁忍不住拍拍脑袋,他这是把谢教授上课的那一套给搬过来了,难得好为一次人师,却无人捧场。
“因为老头面跟首饰一样,是用真翠点的?"其实魏师傅也不甚了解这段历史,他是个工匠,就凭眼睛说话。
“对……“得了这么及时的台阶,简宁赶紧擦擦额上不存在到冷汗,接下去道:“就是这么回事。大家都知道徽班进京吧?以前的娱乐少,男女老幼都爱看戏。唱得响的名角,就跟现在的supper爱豆一个待遇。而拥有一套定制的点翠头面,不仅是登台的行头,更是名角的脸面。”“可是翠羽难得啊,且需要小心保养,到后来就逼得大家不得不寻找替代品了。南派头面的胎体轻灵,工艺细巧,多用孔雀毛或者染色的鹅毛。北派的胎体厚重大气,造型简朴,多用绸子,就叫点绸。”连南北派都整出来了,梁齐听着可够悬的,忍不住插嘴:“唱个戏而已,用得着那么复杂么!我陪家里老爷子去看过一回,灯光下连演员的脸都发糊,哪里看得清头上戴的什么!”
“没文化就多读书,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讲究,都跟你一样得过且过还了得!"叶九容最喜欢听故事,都懒得跟梁齐斗嘴了,只催着简宁:“然后呢?然后呢?听你这意思,就是用绸缎来代替翠鸟的羽毛咯!怎么替?剪成小块贴上去?”
“还真是……“简宁不由失笑,外行也时有一语中的:“点绸,顾名思义,就是